[综合报道]2016年全国调味品行业科学技术交流大会在宜昌召开

为充分利用调味品行业科技资源,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交流,促进调味品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2016年9月21日,中国调味品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了全国调味品行业科学技术交流大会,此会议以技术交流、技术服务和产学研结合为主题,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包括行业主管领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调味品上下游企业技术负责人;湖北、江苏和重庆等地方协会代表近250多名代表参会。

 

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会总干事卫祥云做会议致辞,他指出:

一、调味品行业越来越重视科技的推广应用,全国与食品专业有关的大学在研究重点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会上的科技论文评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对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比如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州大学和西南大学等。

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为推动行业升级换代的主要标志。一方面,行业内品牌企业成为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企业家成为行业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带头人,如安琪酵母的国际化发展和在行业的应用与创新;海天现代化酱油生产企业的智能化管理;宁波味华酿造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恒顺醋业研发中心的产业布局等。

三、调味品行业的稳步增长为行业和企业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发展机遇,我国一、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6.7%,呈L形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2015年调味品行业发展增长率仍然有两位数以上增长实属不易。一方面企业靠市场开发与创新促进市场发展,一方面靠技术支撑和质量保证维系核心竞争力。

目前,企业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有所作为,一是有三点想法供大家探讨:面对市场变化如何提高企业应变能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转型和谋发展;如何适应高端餐饮业为主的产品供应结构面向大众餐饮业进行调整;如何针对特定行业和特殊产品开发相关调味品和食品配料等。

二是立足调味品行业,研究运用价格策略,促进实现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方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安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锋致辞,他介绍了安琪公司的发展情况,并对公司服务调味品行业的酵母抽提物产品进行了介绍。


科技论文大赛带动科技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全国调味品行业“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学技术论文大赛作为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最重要科技活动之一,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科技交流大会上宣布了2015年大赛的获奖论文,并现场颁发了证书和奖金。今年的获奖论文在研究酿醋微生物群落与风味物质之间的关系、酱油不同发酵工艺对酱油风味的影响、广式酱油与日式酱油风味物质差异化研究以及鲜味物质在固态复合调味料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成果,对行业科技进步具有借鉴意义。2015年,配合论文大赛宣讲开展的中国调味品协会走进大专院校活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5年的宣讲区域选择在我国调味品生产和贸易大省广东省,广东省的大专院校较为集中,实力也较强,调味品生产企业众多,产销量占全国市场比重较大,产品开发能力也较为领先,在国内外市场均享有盛誉。广东省产学研结合方式独具特色,不仅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经过系列调研、宣讲、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广东省产学研工作迈向新的台阶。五年来,科技交流与走访活动由专家技术委员会专家带队,足迹遍及京津地区、江南地区、川渝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等调味品产业发展较为领先的区域,走访了当地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著名企业,整合优质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为调味品行业的技术创新搭建平台。


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和科技创新企业高管共话调味品各分支产业技术创新


会议邀请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国发酵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学者以及调味品行业的优秀企业技术总监,就调味品行业酱油、食醋、复合调味料、酱腌菜、料酒、食品配料等重点分支产业技术发展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发表了专题演讲。

食醋:微生物强化功能工艺应用将显著提高食醋风味

江南大学药学院许正宏教授的研究团队运用代谢组学等技术解析了发酵过程中食醋组分的变化规律,结合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动力学信息,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并确定了与特征有机酸、风味物质等合成相关的功能微生物基础。将此研究成果应用到食醋制作工艺中将促进特征有机酸的积累,提高出醋率,增加优级品率,显著提升产品口感和风味。另外,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王德良教授也介绍了食醋产品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溯源技术的研究成果。

酱油:广式酱油与日式酱油风味差别研究为提高酱油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李锦记研究出广式酱油和日式酱油在原料、微生物和酿造工艺上均有非常大的差异,酱油风味显著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广式酱油醇香、酱香、豉香浓郁,而日式酱油醇香、酯香、酸味和甜味更加突出。此外,日式酱油由于全氮、总酸、氨基态氮和糖分相对较高,其酱油咸味不明显。两种酱油各成分种类的相对含量差异也非常大,醇类、酮类、酸类、醛类、酚类和烷烃类在广式酱油中均有较高的含量比例,而日式酱油中的酯类相对含量非常高,占比达56.02%。两种酱油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比例构成是引起广式酱油和日式酱油风味独特差异的重要原因。阐明两种酿造酱油的风味差异,为提高酿造酱油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火锅底料:火锅产业发展带动各类型火锅底料广泛应用

    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指出,近年不少资金和跨界企业涌入火锅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新兴的海鲜火锅、豆捞火锅、森林火锅、山顶火锅、田野火锅、农家火锅等新型定制火锅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火锅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餐饮形式,欧美国家也在尝试体验中国火锅。火锅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专用型调味品、预制菜品调料、面食类专用调味品、功能调料等特色专用调味料的广泛应用。

复合调味料:鲜味应用研究推动复合调味料国际化发展

太太乐针对全球鲜味物质分类、机理和功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出鲜味在固态复合调味料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方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借鉴全球烹饪传统,配料及加工工艺,创造生成新的口味和风味的灵感;二是吸收和采用全球顶级餐饮研究厨房主厨的烹饪经验来引领口味和风味创新,找出不为东方熟悉和认识的新口味,迎合年轻一代的创新口味;三是通过对天然食材风味的研究,利用新功能性分子物质、味道和烹饪知识来获取新的发展方向,开发出复杂的口感原料模块;四是使用发酵工艺和生物酶解技术开发复杂的味觉成分;五是对各种带来口感的分子物质之间关系的研究找到并合成出能够产生丰富强烈口味的混合物;六是通过标准生物发酵技术发现并生成基于天然的产物。利用生物转化技术与味觉属性产生独特的复杂成分,并把一系列独特的天然成分工业化。

料酒: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众多调味品传统企业加入

国家级评委陈建老师介绍,2015年料酒企业产销量都有明显增长,增速可观。料酒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释放的巨大红利吸引着众多调味品传统企业加入其中。海天、恒顺、鲁花、厨邦、加加等企业都加入到料酒的竞争中。在“互联网+”的时代,料酒企业可以把握新的互联网机遇,进一步开拓全国市场。

    


专家技术委员会工作持续创新


会议总结了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2016年在政策协调与配合、标准化建设、技术交流、技术咨询与培训以及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的工作成果,并探讨了2017年的工作方向和内容。未来技术委员会将继续吸纳行业优秀的科技人才,广泛深入开展各项科技活动,深入发掘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调味品行业科技水平的提升。

全国调味品行业科学技术交流大会已经举办五届,作为中国调味品行业一年一度的科技交流盛会,得到了全国各大专院校食品学院、科研院所和行业内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热切关注,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充分利用调味品行业科技资源,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交流,实现调味品产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