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今年为食品小作坊整治年
会议认为,2006年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顺利实现了28大类525种食品全部纳入市场准入制度管理,启动了食品用塑料包装等食品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加大了落实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力度,妥善处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快速预警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了食品监督抽查制度,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百千万工程”专项整治工作。
会议指出,2007年食品生产监管各项工作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会议要求各级质监部门确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和夯实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力度,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快速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积极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会议要求,2007年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突出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黑窝点,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两打”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小作坊监管“三项根本制度”:一是基本质量安全卫生条件改造。所有小作坊必须达到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最基本质量安全卫生要求,达不到的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改造,否则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二是限制销售范围。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以方便当地群众日常生活需要为主,其产品销售范围不得超出县级行政区域。三是公开承诺。小作坊必须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滥用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确保食品最基本的安全卫生。
会议强调,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切实将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集中全系统力量和智慧,创新务实,奋力攻坚,确保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食品安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