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监管部门提供给公众特殊的公共服务产品。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市民健康、社会安定。今年北京列入计划的15项法规项目,其中就包括食品安全这一项。"北京首次把食品安全上升到立法层面加以解决。"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引说。
早在2000年4月,北京市农委、技术监督、卫生、工商、商委、农业局、林业局等十三个部门就已经共同启动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工程。2003年,北京市政府成立了1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北京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动机制,负责全市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监督协调。2004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首都食品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明确了各部门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控制体系中的职责分工。
目前,食品安全监控系统联通内部局域网、移动执法网、市政府专网和互联网四个网络,具备食品备案、监测抽查、市场控制、信息发布、调度指挥、统计评估、地理信息等多项功能,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测、分析、综合评估和预警。如今,这个系统已归集了22类食品企业的35310条数据,为今后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了信息通报制度,北京市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正逐步形成。"北京市食品安全办主任、市工商局长张志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