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火锅调料专业委员会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任凭洋“对手”叫阵 川菜的霸主地位也难撼动

    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泰国菜……这两年成都多了不少洋“对手”,但任凭日韩风袭来——人和快餐是春熙路附近小巷子里的老馆子,收银员吴丹发现,春熙路这两年多了不少洋“对手”:日本料理、韩国烧烤、泰国菜……去年在小巷口又开一家金韩城韩国烧烤店,价格也越来越平民化。她清算起来:春熙路附近日本料理和泰国菜各1家、韩国烧烤2家,香槟广场那边就更多了……

  从高端走向大众

  上世纪90年代初,几乎是四川最早的一家韩国烧烤在锦江饭店开业。2000年、2002年,韩国乡土谷、韩嘉兰烧烤等陆续开始营业,摆脱了韩国菜大多依托于星级宾馆而“自立门户”。从最早经营韩国烧烤到今天,现在成都大大小小的日韩料理已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先期进入蓉城市场的韩嘉兰如今又是怎样的状况呢?以“领军人”姿态进入餐饮市场的韩嘉兰一直坚持中高档路线,最初也颇受高收入群体欢迎。到如今,八九十元每人的消费标准得到的是众多网民“价格并不大众”的评价。随着韩国餐馆数量的逐渐增加,韩国菜“飞入寻常百姓家”,平民化趋势渐行渐强。

  今年1月进入成都市场的蕉叶泰国餐厅则有不一样的竞争策略,既做中高层次的消费,也推出价格在20元以内的大众套餐。而作为首批进入成都市场的泰国菜餐馆非常·泰,在5年之后依然保持了不错的经营状态,除了本身的酸辣口味,50元每人的价格也是竞争优势之一。

  市场蛋糕大家分

  香槟广场北海道日本料理副总经理吴国军告诉记者,2003年至今,公司已陆续在成都开了4家日本料理店。说到选择成都,吴国军给出两个理由:成都物资流动频繁,是辐射周边大城市的中转站;成都是一个文化包容性很强的城市。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到日韩泰菜系餐厅消费的一般是16岁—45岁的人,以白领人士居多。用大多日韩泰餐厅经营者的话来解释:80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较能接受新鲜事物,而每人40-100元的消费,年轻人都能接受;加之有出国背景的人越来越多,在本土感受他国风情,也成为一种时尚。

  蕉叶泰国餐厅的销售主管李琴告诉记者:“我们要面临川菜的竞争,也面临同菜系竞争。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大家用各自的营销手段来争夺市场。”

  四川省美食家协会副会长麦建玲介绍,其实大多日韩泰菜系,甚至包括西餐,在进入四川餐饮市场的时候,都会做相应改变,而不是绝对地道的外国口味,这是竞争的需要,也是消费者的需要。

  “日韩等菜系的进入,丰富了市民餐桌,增添了异域风情。”麦建玲女士如是说。

  坚持传统再创新

  外来菜系大举进军四川餐饮市场,作为“擂主”的川菜又将怎样应对和改变?成都蜀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陈实介绍,日、韩、泰等外来菜系的进入增多,对川菜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对于餐饮市场大蛋糕的分切,他对川菜的前景十分乐观:“单从原材料的采用来说,川菜以前以猪肉、家禽、鱼类等为主,现在把外来菜系的原材料和调味品也逐渐引入,增加了川菜的式样和种类。”川菜的改变既是川菜不断发展的需要,是顾客求新的需要,更是应对竞争所必须的调整。用餐环境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升,从中低档消费向中高档消费转变,这些都是川菜为把握住年轻消费群体而作出的改变。

  记者走访的盐府人家、陈麻婆豆腐等传统川菜店,几乎所有的经营者都并不担心川菜的“霸主”地位将被撼动。麦建玲说:“外来菜系对川菜还没有形成冲击,对市场客源的分流还不及美式快餐一类。川菜极强的包容性使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现在川菜很多都吸纳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的作法,创新了很多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