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东莞2007年第5号商品(调味品)质量监测报告

     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本市流通领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商品质量监测抽查。本次被监测的对象是本市4个农批市场,分别是江南农批市场、虎门市场、大京九农批市场、信立农批市场,共抽查商品200批次,其中,检验合格的159批次,商品合格率为79.5%。
 
一、不同经营场所的监测结果

序号
经营场所
抽查批次
合格批次
合格率(%)
1
江南农批市场
50
45
90
2
虎门市场
50
39
78
3
大京九农批市场
50
38
76
4
信立农批市场
50
37
74
合  计
200
159
79.5

 
 
 
 
 
 
 
 




二、不同类别商品的监测结果

序号
商品类别
抽查批次
合格批次
合格率(%)
1
酱腌菜
28
20
71.4
2
酱油
21
18
85.7
3
醋类
14
14
100
4
豆制品
21
21
100
5
蛋制品
20
9
45
6
粉丝
21
20
95.2
7
黄花菜
10
10
100
8
食用菌
38
25
65.8
9
其他
27
22
81.5
合计
200
159
79.5


















      三、监测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本次监测检验结果表明,我市农批市场上醋类、豆制品、黄花菜的质量较好,合格率达100%,而酱腌菜、酱油、蛋制品、食用菌等则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主要是:
      (一)酱腌菜苯甲酸含量超标;
      (二)酱油苯甲酸含量超标,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
      (三)蛋制品菌落总数、总汞超标;
      (四)食用菌水份含量超标。
       说明:
      (一)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其限量国家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是化学合成的防腐剂,在偏酸性条件下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过量食用,对人体健康不利。
      (二)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指标之一,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它代表了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高低。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
      (三)菌落总数或细菌总数是反映商品一般卫生状况的指标,说明商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菌落总数超标,说明商品已被细菌污染,不宜食用。
      (四)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等,总汞中的甲基汞在人体内极易被肝和肾吸收,其中15%被脑吸收,首先受损的是脑组织,并且难以治疗,往往促使死亡或遗患终生。
     (五)水分超标的食品容易滋生微生物,影响到商品质量的稳定性,容易长霉,从而引起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