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近期对春节应节食品的监督抽查结果。经抽查,内在质量合格率接近九成,散装花生油、鱿鱼丝、香脆鱼皮、糖果、炒货等均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葡萄酒、啤酒等合格率100%。
今年1月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全省食用植物油、水产制品、葡萄酒、啤酒、果酒、糖果、饼干、炒货及坚果、肉制品等应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14个品种,2100批次,内在质量合格1870批次,内在质量批次合格率89.04%。
2007年第4季度,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省内流通领域销售的应节食品质量进行了监测,共抽查了212家销售企业销售的食品472批次,合格323批次,不合格149批次,剔除纯标签不合格的77批次,内在质量合格率为84.7%。
据公布,食用植物油产品的抽查产品内在质量批次合格率为80%。从检验结果看,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的食用植物油产品大部分为散装花生油。质监部门特别提醒,购买获证大中型企业的产品,消费者可放心食用。本次抽查水产制品184批次,内在质量批次合格率是83%,主要是鱿鱼丝、香脆鱼皮、墨鱼丝和烤鱼片等菌落总数超标8批次,最高检出实测值超标近2倍。另外,也发现了防腐剂超标、酸价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葡萄酒、啤酒、果酒等抽检,内在质量批次合格率100%,质量状况良好。糖果抽查合格率82%,主要是有还原糖不合格、干燥失重不合格以及蛋白质含量不合格等。饼干合格率为92.5%,炒货及坚果合格率为86%,肉制品合格率为83%。
另外,近期广东省农业厅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畜禽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及磺胺类药物残留情况进行了例行监测。检测的1680个蔬菜样品中,按国家标准判定,13种农药残留量合格率为89.8%,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判定,合格率为93.6%;畜禽产品样品的平均合格率为98.6%。
在2007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了水产品的药物残留监控,主要监测主导水产品中氯霉素、孔雀石绿等药物残留情况,共抽取鳗鲡、对虾、罗非鱼、甲鱼、贝类等样品1759个,检测合格率95.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检测样品项目项次合计5611个,检测项次合格率为98.6%,其中不合格因素包括检出微生物类、抗微生物药物等。
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德伟说,广东省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重点品种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广东省食安办2007年第四季度组织四家检测机构对群众日常生活中消费量大的米面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调味品、食用油等五大类、10个重点品种的安全状况,开展了评价性监测。共监测了各类食品样品3360个批次,获得近2万个数据。结果显示,与2006年相比,2007年广东省大宗类食品的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合格率比2006年总体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不过,他也表示,散装食品特别是熟肉制品和豆制品中微生物污染问题、部分熟肉制品和腊肉制品滥用色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仍有部分腐竹产品中检出违法使用了吊白块和硼砂,少数酱油产品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低于标准限值。此外,分析显示,连锁超市(含百货商场)销售食品的合格率比集贸市场高14.76个百分点;城市市场监测合格率比农村市场高4.81个百分点。他说,这表明,集贸市场和农村食品市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是监管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