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前,重庆人吃的辣椒有98%以上都出自外地。而今,这一状况在这几年已经得到了迅速的改变,那就是重庆本地辣椒:石柱辣椒的异军突起。在短短几年内石柱辣椒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迅速发展,在重庆本地的市场分额达到25%以上。而这一切,始于石柱县几年前由政府主导的一场“头脑风暴”。
近日、记者走进石柱县万亩辣椒示范园,所到之处,当地农民正在石柱县辣椒产业办公室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为辣椒苗锄草喷药。虽然地里的辣椒还是小苗子,但石柱全县的辣椒都已经和市内外客商签定了购销合同,近几年,石柱辣椒已成了消费者的抢手货。
据了解,今年石柱共种植辣椒25万亩,预计将产鲜椒20万吨,产值将达到2.8亿元。而在2001年以前,石柱全县的辣椒只是农民零零星星的种植。
该县龙沙镇党委书记张君龙说:当年通过调研,县委县政府最后做出决定,大规模种植辣椒,走产业化的路子。应该说,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没有这个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现在的“石柱辣椒”。不管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还是对农民,这就像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头脑风暴”,失败了怎么办?因为辣椒以前在石柱只是农民种来作自家用的佐料。
2001年,石柱试点种植的500亩辣椒获得成功,习惯了种植玉米和水稻的当地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椒农的效益达到亩产近两千元。这让乡亲们看到了发展辣椒的前景,辣椒产业就此在石柱开始了星火燎原式的发展。到2007年,石柱县辣椒种植面积已达到18万亩。成立专门的辣椒产业办公室、建设辣椒品比试验基地、为椒农持续提供技术指导、建立辣椒专业合作社和辣椒风险基金……在石柱辣椒从小到大的过程中,石柱县委县政府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据石柱县辣椒办办公室主任刘宇生介绍:大规模种植辣椒,对于我们的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无论哪个方面都是新形势、新课题,从选种育苗到辣椒移栽,到产品销售、面对市场,门门都需要去学习,样样都需要去探索。学习探索的本身,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思想解放了,也才能更好的学习探索。只有我们的知识、思想提高了,才能让农民跟着我们一起提高,才能把辣椒产业做大做强。
通过科技支撑、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石柱辣椒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证了良好的品质,赢得了爱辣椒的重庆人的青睐,也赢得了辣椒加工企业的亲睐。小天鹅、怡留香、德庄等市内著名食品加工企业纷纷在石柱建起了辣椒精深加工厂。
如今的石柱辣椒发展得红红火火,并且有了自己的统一品牌,重庆市人民政府王鸿举市长在2006年亲笔为石柱辣椒题名为“石柱红”。2007年,石柱县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07年中国首届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上,被国家辣椒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博览会组委会授予 “中国辣椒之乡”称号。
石柱县农办主任汪万德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们石柱已发展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县,但市场的需求还很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让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头脑不断接受“先进风暴”的洗礼,把石柱辣椒规模做得更大,大力发展辣椒加工,提高辣椒附加值,打造全国辣椒生产第一县、重庆火锅原辅料加工基地,让“石柱红”辣椒红遍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