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我国食用油存战略隐患:国际巨头垄断生产加工(一)

    花生产业为何能保障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

    我国与南美皆为花生原产地,花生俗称“长生果”,有极高营养价值,属可再生固氮豆科作物,耐贫瘠和干旱,对土地和水分等条件要求低,广泛生长于长江以北、黄淮海流域至我国西部新疆,我国花生过去多用于零食和出口,近十年因鲁花等花生油龙头企业产业化带动,年产量已达1500万吨,与国产大豆、菜籽产量已基本持平,并呈逐年增长态势,花生油已成为中国三大食用油品牌之一,并因非转基因原料和压榨工艺深受消费者欢迎。另外,花生在国际上种植很少,不易受国际价格市场波动。

    花生产业可极大保障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主要依据是:

    1、花生亩产量最高

    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亩产250公斤左右,葵花亩产200公斤左右,菜籽亩产150公斤左右,大豆亩产120公斤左右。花生亩产值是大豆的一倍以上。适应大豆种植的土地大多也适应种植花生,如种花生可减少一半以上大豆进口。

    2、花生出油率高

    在我国油料作物中,葵花出油率在51%-54%,花生出油率在45%左右,菜籽出油率在32%-38%,国产大豆出油率18%左右,国外大豆出油率在22%左右,花生的出油率仅次于葵花油,是国外大豆的一倍以上。

    从上表可知,我国花生亩产量、产油值与创造经济价值各项指标皆是最高的,产油值是大豆的7.8倍以上。

    3、花生油品质高、用油省、更健康

    国产花生为非转基因原料,如鲁花独创的5S纯物理压榨工艺,实现了科技进步五大创新:生产中避免了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解决了花生和葵花“自然生香和留香”,解决了成品油中酸价超标,保存了食用油中天然营养成分,基本根除了油品中黄曲霉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突破了花生油产业化瓶颈,并提高了花生油的品质,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等13种微量元素和20多种矿物元素,既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食用油“色香味”的感官要求,也真正满足了消费者的健康要求。调和油经过“六脱”后透明、稀薄、香味弱、用油量大,而花生油品质高、用油少,在同等情况下近乎调和油的一半。降低一半用量等于多提供一倍供油。如果我们把大豆品质指数定为1,花生品质指数定为2,按上述亩产值、经济价值换算,我国同样928万公顷的花生种植面积是大豆产油值的5.1倍、经济价值的7.8倍,等于减少了大豆762万公顷种植面积,多产出5.1倍即780万吨食用油,此与我国进口食用原油800万吨基本相当。即使一半用于榨油也可大大缓解我国进口原料和原油的依存度。

    4、花生种植不与粮食争耕地,支持“三农”和“西部开发”

    花生是国际公认的半干旱作物,又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种植花生可使我国大量贫瘠耐旱沙化非耕地得到有效使用,并可起到改善土壤和生态环境作用;花生种植效益仅次于棉花,是大豆的5.1倍;花生非浸出压榨工艺不需消耗溶剂油(六号轻汽油)也不产生正已烷。花生主要产地黄淮海直至西部,对提高国土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环保、提高农民收入、支持“三农”和西部开发皆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