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发酵性豆制品指以大豆或其他杂豆为原料,不经发酵过程制成的豆制食品。按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形态、风味各不相同的豆制食品。主要有豆腐、腐竹和豆腐再加工制品等,豆腐是以大豆或大豆饼粕为原料,经选料、浸泡、磨糊、过滤、煮浆、点脑、蹲缸、压榨成形等工序,制成的厚度在3cm以上的各类豆腐的通称,包括南豆腐、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豆腐脑、豆花;半脱水豆制品形状各异,名称多样,如干豆腐、豆腐干、豆腐片、百页、千张、白干等;豆腐再加工制品以半脱水豆制品为主要原料,经炸、卤、熏制等工序经再加工制成的熟制品或方便食品。也有叫素制品的,大部分可以直接食用;腐竹又名豆腐筋,豆浆煮沸后降温过程中,在表面形成的一层簿膜,干燥后,有浅黄色光泽,形状似竹,故名腐竹,若成片状物,则叫豆腐皮、油皮。
2008年2季度,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相关质检机构对上海市生产流通领域的非发酵性豆制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共计抽查92种产品,检测项目包括感官、微生物指标、总砷、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卫生理化指标。
本次抽查的92种非发酵性豆制品,经检验,合格84中,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1.3%。抽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菌落总数超标,有6种即食类豆制品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产品已受到外界污染;二是食品添加剂超标,有1种产品甜蜜素超标,有1种产品苯甲酸指标不合格;三是标签不合格,有1种产品标签中配料表不完整,缺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标注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