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上海今起向全市所有家庭免费发放控盐勺

  从8月1日起,每一户上海市民打开家庭信箱、或者通过社区、单位活动,将得到1把标记为2克的控盐勺。简易的包装、醒目的提醒语,1把勺子的制作和发放成本只需0.6元,却仿佛一根有力的杠杆,撬动“控盐、控油、控体重”的健康生活大项目,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过量食盐加大了高血压、冠心病、结石等慢性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每人每天6克盐,而据有关调查,上海市民每人每天的摄盐量为9.9克。

  健康生活从限盐开始,上海市有关部门投入300万元,制作、投放控盐勺。其中500万把控盐勺通过上海邮政公司和社区向全市500余万家庭全覆盖发放;为确保无遗漏、特别是保证外来流动人口家庭获取盐勺,还有100万把盐勺结合各类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发放到学校、机关、企业等。

  项目承办方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卫生局和医保局联合建议,市民在烹饪菜肴时少加盐、酱油或味精;少食含盐食品,如咸菜、咸肉、火腿、熟食、饼干、汤料等。35岁以上市民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在家吃得淡了,在单位和上饭店怎么办?”上海还将在每个区县选取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食堂、餐厅、超市、社区等设立示范点,提倡在单位和外出就餐也少盐饮食。同时,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各个区县设立家庭监测点,就居民的接受程度、使用情况和行为改变展开长达半年的全程跟踪。上海全市通过各种媒介掀起大规模的限盐宣传。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05年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表明,与膳食不平衡和身体活动不足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美国学者预测,使美国成人平均寿命增加1年需用100亿美元,而如果人们经常锻炼、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几乎不花分文就能将平均期望寿命延长11年。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人每天只需3克盐就能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忠阳告诉记者:“控盐勺不仅是方便精确计量,更重要的是在市民中传播‘吃得淡些’的健康理念,改变‘菜咸好下饭’、‘盐加多了再放把糖’的传统观念和做法。”

  上海的一些单位和社区居民已经开始自发限制食盐的摄入。在南京路的永安百货公司,供500余位员工用餐的食堂每月的食盐消耗减少了25%,考虑到一些员工的口味,公司在饭厅里加放了调味品。静安区东王家沙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老人们还“发明”了用醋和番茄来为菜肴提味的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