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吉林省上半年CPI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省CPI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与辽宁持平,低于黑龙江0.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8月5日消息,从2007年5月中下旬开始,以主要食品价格较大幅度的上涨为始端,引发了居民消费价格的新一轮上涨。进入2008年以来,CPI涨幅继续逐月递增,虽然2008年5月份CPI涨幅出现回落,翘尾影响逐步消减,但部分新增涨价因素的惯性影响,且上游产品价格日渐攀升,均对CPI上涨形成较大压力。

  从年初以来,吉林省CPI涨幅继续逐月攀高, 5月份开始出现小幅回落。1-6月份,各月同比CPI分别为5.9%、7.3%、8.1%、8.4%、7.7%、6.8%,累计上涨了7.4%,涨幅比2007年同期扩大4.0个百分点。

  1-6月份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的八大类商品项目价格由2007年底的“4升4降”转化为“6升2降”的运行格局,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首次的“涨”多于“降”的局面。

  上半年吉林省CPI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与辽宁持平,低于黑龙江0.8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的8大类商品中,食品类上涨20.4%,影响总指数上涨6.5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90%。 所统计的16个食品小类价格全部上涨,10小类涨幅超过10%,3小类涨幅超过40%。其中涨幅较大的种类: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52.0%,干豆及豆制品价格上涨48.5%,油脂价格上涨44.4%,蛋类价格上涨16.5%。主要品种猪肉价格涨幅为64.6%,牛肉为48.3%。

  上半年非食品价格涨幅从1月份的0.2%逐步提高到1.5%。其中,居住类上涨4.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3.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6%,衣着类微升0.5%,共同影响上半年总指数上涨0.7个百分点。

  一向低迷的生活日用品价格出现上涨,其中日用百货价格上涨6.3%,日用杂品价格上涨1.0%,洗涤用品价格上涨8.1%。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6.2%。儿童玩具、纸张本册、文具、体育用品价格分别上涨1.6%-3.5%。书报杂志价格上涨2.4%,教材及参考书上涨5.6%。

  上半年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影响总指数上涨0.17个百分点。其中家庭服务费上涨16.2%,托幼费上涨3.3%,家教费上涨3.4%,个人服务价格上涨2.8%,城市间交通费上涨3.7%,景点门票价格上涨7.5%,私房房租价格上涨15.6%,自有住房价格上涨4.4%,水电燃料价格上涨4.2%。

  2008年以来,受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肉禽熟食制品、液体乳及乳制品、在外用膳食品、酒类、茶及饮料、调味品等累计分别上涨34.1%、16.3%、13.0%、7.6%、4.7%、3.9%;4月份以前全省大米价格一直以低于2007年同期价位运行,4月初先是各地大米批发价格略有上涨,月末普通大米零售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每千克上涨了0.1-0.2元,5、6月份大米环比价格分别上涨了5.8%、0.7%。

  上半年涨幅中,2007年翘尾因素为5.0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70%,新增涨价因素占30%。其中食品类的翘尾影响占90%。从主要商品来看,肉禽及其制品的翘尾影响占90%,猪肉的翘尾影响占97.2%,油脂翘尾影响占60%;居住类翘尾影响占84.8%,水电燃料的翘尾影响占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