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经济运行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
这是进入今年以来第七个月涨幅连续回落,也是2007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创22个月新低。
专家认为,如果CPI涨幅还保持在百分之二点几的水平,总体经济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物价水平还可能出现负增长。
1-11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其中,城市上涨6.0%,农村上涨6.9%。
11月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
肉禽及其制品 上涨2%(其中猪肉价格下降9.3%)鲜菜 下降2.1%粮食 上涨5.8%油脂 下降0.1%水产品 上涨11.2%鲜果 上涨4.2%鲜蛋 上涨2.9%调味品 上涨6.2%
原因 供给充足 需求下降
“供给充足但需求缩减,是CPI涨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周清杰上午告诉记者。
周清杰分析,粮食连续五年增产、食品价格在11月保持回落态势、企业库存充足急于销售等,都是消费价格下降的原因。同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收入预期不好,需求会受到一定影响。
专家认为,我国11月份一系列经济数据都出现了回落,如我国11月份出口呈负增长,这也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滑的重要因素。
另外,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大幅回落,虽然不会全部传导、影响CPI,对CPI的下降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分析 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危险
周清杰进一步分析,如果在明年上半年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在政府刺激内需政策的作用下,应该会抵消一部分通货紧缩的压力。”周清杰说,具体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还得看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效果。
预测 央行可能下调存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今年在货币方面可谓“动作频频”。这次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后,是否还会有所动作?周清杰认为,在现行经济条件下,央行在本月还有可能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据了解,央行现在执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不少下降的空间。”周清杰说,为了配合力保经济的平稳发展,扩大内需,存款利率也完全有可能继续下调。
周清杰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空间较大,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也有大约1%的下调空间。但具体会如何调整,还有待央行出台相关政策。
12月CPI涨幅可能低于2%
周清杰分析,尽管2.4%的涨幅已经比较低,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原来的供求关系被打破,12月份的CPI涨幅下行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有可能降至2%以下。”
过年消费是否会为12月的消费带来暖意?周清杰认为,过年带来的消费增长对CPI的影响,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明年1月的CPI涨幅上。
CPI涨幅小于3%,就可以定义为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周清杰分析,对于收入相对稳定的人群来说,目前这样的CPI涨幅对消费是比较有利的。
名词解释
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们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造成通货紧缩。
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当CPI涨幅低于3%,并且在3%以下连续下跌两季,即可认为出现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