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黑龙江省食品工业更上一层楼

     黑龙江省是国家建设最早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食品资源基地。经过60年的建设,食品工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在黑龙江省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农业生产带动能力很强, 在“十一五”时期,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工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就此问题,在今年的黑龙江省十届二次人代会上,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人大原副主任、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马淑杰。
  马会长介绍说,近年来,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发展较快,现已形成以绿色、有机为特色的乳制品生产、大豆加工、粮食加工、啤酒生产、肉类加工、马铃薯加工等食品产业群,民营及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发展迅速,企业结构得到改善,产品品种和深加工产品增加,行业集中度有一定提高,涌现出一批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全国同行业有一定地位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黑龙江省乳品资源丰富,在全国乳品资源总量中占有重要位置,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拥有省乳业集团、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双城雀巢公司、红星集团、银锣乳业集团等一批集农、工、贸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最早开发绿色食品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目前全省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产品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建立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数量名列国内前茅;绿色食品龙头加工企业众多,形成一批绿色食品产业集团。另外完达山、红星、希波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龙丹、金星、完达山、哈啤、北大荒、五常、红光、梧桐、摇篮等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谈到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时,马会长兴奋地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建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优质、安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为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并可以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得以快速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资源省份和商品粮输出省,也是国内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业、畜牧业、林业、水产等资源均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原料供应基地。
  马会长强调,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及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和交流的增加,将有利于涉及面广的食品工业克服体制和市场分割的障碍。大力推进黑龙江省食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从而更好地利用或借鉴国内外的资金、技术、经营和管理经验,提高黑龙江省食品工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生产者的素质,加速食品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扩大食品工业出口贸易,并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拓宽出口渠道,提高国际竞争力。要促进各种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生产和产品研发中的应用。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保证食品营养、安全、卫生、方便、快捷、风味多样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与传统食品工业技术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
  马会长最后指出,新年伊始,黑龙江食品行业要在立足现有的基础上,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大食品工业企业整合力度,提高生产集中度,加快重点骨干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依托黑龙江省丰富的食品加工资源,发挥食品工业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延长行业产业链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契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和优化食品工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群,把黑龙江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特色食品工业基地,为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