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深圳:2007年4季度流通领域调味品质量监测情况通告

   2007年4季度流通领域调味品质量监测情况通告

    为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的规定,经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我局于2007年第4季度委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对深我市流通领域的调味品质量进行了监测,现将本次监测情况通告如下:

    本次共在我市流通领域52家经销单位抽取预包装调味品270批次,涉及生产企业187家,品种包括鸡精调味料、酱油、食糖、食醋、水产调味品、味精等。经检验,合格产品为259批次,整体合格率为95.9%。本次监测存在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

    1、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主要来源于人及温血动物的粪便,用来作为食品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标。消费者食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呕吐、腹泻等症状。

    2、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属于防腐剂,被用来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以延长食品保质期。防腐剂在体内参与代谢,长期食用含过量防腐剂的食品会破坏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严重时危害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导致人体肠胃功能、血液酸碱度失调。

    3、甜蜜素、安赛蜜

    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安赛蜜(乙酰磺胺酸钾)是人工合成的新型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如果摄入过量就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差的老人和儿童。

    4、酸价

    酸价超标的商品均容易发生严重的变质,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有可能使消化道受到刺激产生不适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导致中枢神经受损。

    5、氨基酸态氮

    氨基酸态氮是表明酿造酱油中大豆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是酱油产品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它反映酱油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多少。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如果大豆等植物蛋白原料投入越大,工艺控制得越好,氨基酸态氮含量就越高,酱油的质量就越好,鲜味也越浓。如果其含量过低,酱油变成了色素盐水,失去了酱油的调味实用性。

    6、硫酸盐

    好的味精晶体应洁白、均匀、无杂质、流动性好、无结块。硫酸盐是味精产品的杂质指标,硫酸盐含量超标说明产品纯度不够,质量欠佳。

    为确保市民消费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局已采取积极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清查行动,将存在以上质量问题的不合格商品清出市场并依法对经营单位进行处理。

    对经监测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被监测人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消费者。

    特此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