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贵州二季度产品合格率提高 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75%

     日前,贵州质监局公布2008年第二季度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情况报告,该局在二季度共抽检了省内2486家生产企业的98类3365个批次的产品,实物质量合格产品数为3055个批次,综合判定合格产品数为3012个批次,实物质量产品抽查平均合格率为90.79%,综合判定产品抽查平均合格率为89.5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5个百分点。

     据介绍,该局的二季度定检重点抽查了以调味品、饮料、酒类等为主的27类加工食品,占本季度抽查产品总数的27.55%。同时,重点抽查了以金属材料及其制品、建材、装饰装修产品及材料为主的71类非食品类工业加工产品,占本季度抽查产品总数的72.45 %。

     在二季度定检抽查15个食品类别的27个产品品种372个生产企业424个批次的加工食品中,实物质量合格产品359个批次,综合判定合格产品351个批次,实物质量产品平均合格率84.67%,综合判定产品平均合格率82.78%,产品质量较好、较稳定的品种有:挂面、酱油、酱类、肉制品、饮料、冷冻饮品、膨化食品、茶叶、啤酒、黄酒、蔬菜干制品、炒货食品、蛋制品、豆制品、糕点。

     非食品类工业加工产品共抽查了2 114个生产企业2941个批次的,实物质量合格产品数为2696个批次,综合判定合格产品数2661个批次,实物质量产品抽查平均合格率为91.67%,综合判定产品抽查平均合格率均为90.48%。

     非食品类工业加工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主要有3方面:一是部分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对原材料未经质量检验把关,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二是部分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对生产工艺和生产加工过程未严格监控;企业未严格按照产品标准组织生产,或是降低产品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三是部分生产加工企业缺乏必备的检验设备,不具备基本的检验检测条件,对原材料及成品未进行质量检验把关;有的生产加工企业有检验设备,但未真正对成品进行出厂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