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调味品涨价可考虑合伙批发

  近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大幅上涨,各大涨幅都在10%以上,其中玉米和豆粕两大品种还创下了历史新高。上游原料的上涨已经传导至食用油、调味品等终端产品,不少品牌的产品涨价近一成。在这种情况下,市民不如考虑去批发市场或者粮油店批发食用油和调味品,或者在大卖场促销时多往家囤几瓶,以抵抗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涨价。

  留意促销和大包装产品

  在一德路发现,很多粮油批发店都可以同时接受零售和批发,零售价会比一般街边店铺低,但与大超市价格相仿。批发的话一般必须一次拿一件,一件有20瓶或30瓶不等,消费者不妨约几个亲戚朋友一起去或者回来后分发。另外,有些店铺可以买到酒家、食肆用的大包装食用油,折算下来也比超市便宜,可以买回家后再拿以前的油瓶分装。像致美斋、8字连锁店等品牌商铺也都可以同时零售和批发,8字连锁店还在店门口打出招牌“欢迎粮油批发”以吸引市民。致美斋则不仅只卖自己品牌的产品,同时还卖其他品牌的酱料、酱菜等,其中酱油、酱料也都可以批发。

  除此之外,市民还可以留意各大小商超的促销信息,如果遇到自己心水的品牌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在促销,不妨多买几瓶囤在家里。家住荔湾区的陈小姐对本报记者表示,她平时很注意收集附近超市的促销海报。前几天她发现家里一直吃、原价15元的李锦记1.75升酱油在附近超市做特价是13.5元,在另一间超市也做特价但价格是12.3元,她马上回家提了一个结实的大袋子去另一间超市买了5瓶。

  陈小姐还对本报记者介绍自己的“悭钱妙招”:所有的食用油、酱油、调味品都买最大包装的,比如买油就买5升以上的,“我比较过了,大瓶的无论如何都比小瓶的便宜,我从来不买小瓶的东西”。家住海珠区的邱先生也向本报记者介绍,他也留意到酱油等调味品最近涨了不少,前两天他看到家附近的好又多在做促销,500毫升珠江桥金标酱油原价7元左右,促销期买一送一7元两瓶,他也一下子往家搬了6瓶,才花了21元。

  趁促销多“入货”

  某国际知名酱油品牌有关负责人陈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消费者可留意厂家和超市联合搞的促销活动,那时厂家基本是赔本赚吆喝地在卖产品,消费者不如趁机多买几瓶。不过他也提醒消费者,一德路等批发市场可能有“流?”,购买时要仔细辨认品牌、包装、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