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山东调味品产业要做大更要做强

    今年1—8月,山东省调味品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德馨斋、玉兔、巧媳妇、灯塔、欣和、富氏等龙头调味品企业,对行业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地产名牌调味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据山东省调味品协会杨圣泉会长介绍,同全国食品行业一样,今年以来山东调味品行业面临了严峻的考验。一是受原料、能源、包装物、运输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山东调味品行业酱油、食醋、面酱原料价格上涨50%左右,煤炭价格上涨一倍,产品包装物、运输价格上涨30%以上,这几项因素使生产总成本增加了15%—20%。二是调味品销售价格上调压力大,低档产品几乎无利可图,不少企业盈利大幅下降。
    杨圣泉会长认为,尽管山东调味品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我们经受住了十几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调味品生产仍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山东具有优势地位的食醋、面酱两大产品产销两旺,带动了全行业的发展。我们的做法就是强龙头企业、抓优势产品、促结构调整、推科技创新。
    据杨圣泉会长介绍,山东是调味品生产大省,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调味品(不包括味精)生产企业达到54家,企业数量在全国是最多的省份。调味品产值居全国第二位,酱油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食醋、面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但应当看到,山东还只是调味品生产大省,不是强省,山东在全国叫响的企业、品牌很少。我们的企业平均产值规模只有6000万元,而广东省调味品企业平均产值达到1.7亿元,是山东的三倍,河南省调味品企业平均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江苏省企业平均产值也超过了山东。山东调味品产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壮大龙头企业规模,以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今年,在推动龙头企业发展上,山东力度是很大的,成绩是显著的。
    7月份,玉兔公司在菏泽东明县新建2万吨酱油、面酱、食醋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达到3000万元;9月初,巧媳妇公司2万吨酱油扩产改造项目投产,酱油总产能增加到5万吨。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先进、市场好的大项目相继投产,大大提升了山东调味品行业竞争力。目前,山东调味品行业酱油或食醋产量超过2万吨的企业有玉兔、巧媳妇、灯塔、德馨斋、欣和、玉堂、富氏、川鹰等。特别是玉兔、巧媳妇、灯塔三大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对行业带动力明显增强。
    食醋、面酱是山东调味品行业优势产品,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市场,山东可以说在全国是做得最好的省份之一,影响力很大。这几年,山东在食醋、面酱上下的工夫很大,产量始终保持了30%以上增长,成长了一批在全省及山东周边省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欣和面酱已成为全省市场占有率最高、产品档次最高的品牌,德馨斋食醋、面酱,玉兔、巧媳妇食醋、面酱及灯塔食醋已成为区域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品牌。
    依托规模优势力促产品上档次,是山东调味品行业实施结构调整的重要体现。杨圣泉会长认为,山东要缩小与广东调味品品牌差距,关键在于加强高档产品生产及竞争力,要在高档产品开发生产上突出山东特色,以特色取胜。近年来,山东众多调味品企业在生产规模上有了较大发展,但要把规模优势变为市场优势,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向高档产品要效益。今年以来,德馨斋、玉兔、巧媳妇、灯塔等龙头企业把开发高档产品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作为品牌提升的亮点,抓出了成效。如德馨斋高档生抽酱油、味极鲜酱油增产了20%,中高档食醋增产了30%。灯塔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研制的“海苔九品鲜”酱油、“海苔醋道”食醋及“海鲜生抽”酱油三款高档新产品以其鲜明特色打响市场,巧媳妇公司推出的“原酵”高档酱油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
    产品上档次,质量上水平,要紧紧依靠科技,以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这是山东调味品行业一个突出做法。在生产工艺上,山东酱油生产大多沿袭了传统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虽然营养成分丰富,但风味不够协调、色泽不够鲜亮,不能完全适应市场新变化、新需求。近几年,山东调味品行业积极探索以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升产品内在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山东骨干调味品企业酱油生产基本采用了高盐稀态生产工艺和固态回浇工艺,特别是固态回浇工艺的广泛应用,彻底消除了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存在的缺陷,产品具有酱香风味突出、色泽红亮的特点,产品出品率也提高了5%左右。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杨圣泉会长说,山东调味品创新,目标很明确,就是既要虚心向广东学习,更要注重创出山东特色。如在酱油生产上,要推广高盐稀态工艺和固态回浇工艺,这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在食醋生产上,要避免产品雷同化、同质化,走多风味开发的路子,以适应消费者不同消费需求。
    杨会长说,山东调味品包装落后,是影响山东品牌提升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山东亟待解决的方面。杨圣泉会长说,山东酱油、食醋、面酱质量在全国具有较高评价,但必须承认在产品包装上山东调味品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与广东差距大。好在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找到了改进提高的方向,我们的观念在转变,我们的工作在加强。在这一方面,山东龙头企业率先发力,在提高产品内在品质的同时,注重产品包装的改进。今年以来,一大批高档包装、特色包装产品推向市场,形成了巨大市场视觉冲击力,初步改变了山东调味品一等产品质量、二等产品包装、三等商品价格的状况。
    谈到今后的发展,杨圣泉会长认为,在三个方面需要加强。一要继续壮大龙头企业。骨干龙头企业要依托现有优势,实施低成本扩张,尽快把品牌做大做强,在这一方面玉兔、巧媳妇做出了榜样;二是要多关注众多中小调味品企业的发展。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比龙头企业更多,生存的压力大,行业协会要积极向政府反映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今年8月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这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是非常需要的,希望广大调味品企业认真学习研究这个文件中确定的相关扶持政策;三是要重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全省调味品行业尚未有一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也不多,这反映出我们的技术创新基础还很薄弱。现在企业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除青岛市)获得的政府扶持资金很少,而政府扶持力度大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门槛又很高,我们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要达到申报条件很困难。企业要实现发展,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我们既要拥有一只素质高的技术队伍,也要在硬件建设上赶上去,没有硬件条件是不行的。行业协会要积极向省有关部门反应调味品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要求,争取几家骨干龙头企业能够尽快进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列,以带动全行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