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如何向韩国泡菜学习

     每一届奥运会都会诞生无数的奇迹,韩国泡菜就是其中一个。在品牌营销专家看来,韩国泡菜与韩国传统饮食文化能够借力奥运冲出韩国、走向世界、香飘天下,显然是经过了周密、统一的策划与包装。

  “韩国泡菜的成功首先是品牌营销运作的成功,汉城奥运会只是一个跳板。”在谈到传统饮食文化如何借助奥运会进行品牌提升时,著名营销实战专家、蜥蜴团队执行总裁覃启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实行行业统一

  “确实没想到,我们韩国的泡菜在天津到处都能买到。”金玄基是天津市武清开发区众多韩国企业中的一名韩国籍课长,10年前,金玄基被公司派往天津时,开始还有些不情愿,担心无法吃到可口的泡菜,结果证实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据金玄基介绍,泡菜作为韩国人日常餐桌上必备的家常菜,民间做法众多甚至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做法。菜品的切制、酱料的配制、腌制的时间、发酵的方法等都“五花八门”。

  为了向世界推荐这个韩国人引以为豪的传统食品,1986年,韩国政府决定,对各种参数进行“大一统”。经过专家的多次研究与磋商,终于向全国颁布了统一的泡菜制作标准,制定了各种详细数据,此举为泡菜走向世界奠定了初步基础。

  然而,那个时候的韩国泡菜多以家庭手工作坊来生产,不仅规模小而散,而且各门派林立,同中国的传统食品一样,“张记”、“李记”、“赵记”等等各有千秋,同时,各门派之间互不服气,有些泡菜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成为地方知名品牌。为了集中宣传,韩国政府果断决定,不采用任何一家的品牌,而将推向奥运的泡菜统一定名为“韩国”牌,并进行统一传播。

  “以国家的名称来作为品牌,不仅昭示了韩国人的决心,同时对品牌的认知与传播也无形中起到了加分的作用。”覃启舟这样评价。打造泡菜经济

  韩国泡菜的制作高手尤以女性居多。在韩国,未出嫁的姑娘都要学一手制作泡菜的手艺。同时,韩国家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必须由妈妈亲手将辣酱涂抹到菜叶上,因而泡菜承载了家庭温情,被誉为“妈妈的味道”。为此,韩国政府特意在民间选拔出了形象好、气质佳的泡菜制作高手——“泡菜妈妈”韩晶慧作为食品配餐部的配餐师,并对此广泛宣传。“其实这就是品牌的代言人。”覃启舟认为。

  1987年,经过韩国政府的搭桥,韩国光州大学与韩国泡菜协会共同成立了韩国泡菜国家研究中心,对韩国泡菜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指导。同时,韩国政府还在汉城成立了韩国料理学院,设有多个料理实验室,为泡菜人才进行大规模培养。对此,覃启舟表示,一个成功的品牌必须要有品牌背书,韩国政府的行为就是为了给泡菜一个高贵的血统,一个尊贵的身份,以解决产品的信任、权威等问题。

  汉城奥运会期间,韩国政府从财政里拿出了大把银子对泡菜进行广告宣传。不仅在电视的奥运节目中有外语的宣传,同时在奥运会的各场馆周围大面积张贴海报,在奥运会赛场及各繁华地段设立多个小摊位,免费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与游客品尝。甚至还有免费赠送的促销方式,如果游客买两个与奥运会有关的小杯子,就可以免费品尝到一份口味鲜美的泡菜。

  汉城奥运会后,韩国光州大学立即着手建立了泡菜博物馆,并筹划举办每年一次的韩国泡菜文化节。泡菜搭台、经济唱戏。同时,在泡菜节上,还将进行泡菜腌制等趣味的比赛活动。每年一次的泡菜节越办越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上千万旅客到韩国观光旅游。如今,泡菜节已经成为很多韩国城市招商引资的经济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