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11吨仅卖出500公斤 彭州榨菜进京遇冷

     历时两天,经过长达2000多公里的跋涉,彭州市的两位菜农租来运输车将20多户乡亲的11吨鲜榨菜运到了北京菜市场,哪知到19日降价“贱卖”也仅卖出了500公斤。昨日,彭州市蔬菜产业办公室张主任分析,可能是当事菜农被最近居高的菜价误导盲目进京卖菜所致。他提醒广大菜农,如果没有较为稳妥的销售渠道和信息来源,请一定咨询市蔬菜产业协会或蔬菜产业办公室,避免类似情况再次重演。

  舍近求远 菜农北京遇尴尬

  据北京《新京报》20日报道,18日,彭州市丽春镇白果村菜农李先生和岳先生,运送11吨鲜榨菜到北京销售以促进生产自救。得知四川灾区的菜农来京,当地菜市场专门为他们开出“绿色通道”,暂时不用交纳场地费。不想因大多百姓不识这种来自南方的鲜榨菜,加之经销商也对此不太“感冒”,导致榨菜销售遇冷。彭州菜农不得不把价格从1.2元的成本价降低至0.9元“贱卖”,到19日也仅仅卖出500公斤。昨天,又一车鲜榨菜抵达北京,而北京气温已经降到零度以下,很可能运来的菜就这样白白冻坏。李先生的家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家里几名亲人遇难或受伤,眼前鲜榨菜滞销的窘况令一门心思想通过自己努力生产自救的菜农李先生很是焦虑。

  昨日,彭州市蔬菜产业办公室张主任获悉情况后很是惋惜,“实际上最近两个月成都地区菜价已经很高了,怎么一下子跑到北京去卖菜了呢?”张主任介绍,受国庆节前后暴雨影响,最近2个月来成都地区菜价一直上扬,原来1元/公斤的莴笋涨到1.5—1.6元/公斤,原来1.4元/公斤的蒜苗涨到3.2—3.4元/公斤,榨菜也比往年高了不少。“很可能是他们误认为北京菜价一定也很高,没调查清楚北京人到底爱不爱吃榨菜就动身了。”张主任分析,蔬菜属于时令产品,地域性很强,市场价格变化很快,就算李先生当初了解到有利的市场信息,很可能两天后到北京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菜价趋稳 不可盲目外出卖菜

  彭州市于2001年成立蔬菜产业协会,组织当地蔬菜收购营销户将彭州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打出了彭州蔬菜的品牌。因为信息的便利和渠道的权威,蔬菜产业协会“还可指导菜农有针对性地种植蔬菜,保证菜农的收益。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单打独斗的蔬菜销售要面对很多困难,风险也太高。”张主任预计,春节前菜价将停止上涨趋于稳定,他忠告广大菜农,如果没有稳妥的信息和销售渠道,千万不要因为最近走高的菜价而盲目外出买菜,最好是把蔬菜卖给当地蔬菜营销商或产业协会,降低风险。“之前没有种菜的现在也不要盲目地种,避免春节后上市的蔬菜遭遇价格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