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重庆市涪陵:"企业+合作社"模式促榨菜鲜销

     "没想到今年鲜榨菜增收后,还可以卖到两角钱一斤。按照这个价钱卖,我们农民有效益。"近日,在涪陵区南沱镇一个鲜榨菜收购点,村民高大爷交售了自家种植的5000余公斤鲜榨菜,捧着厚厚的一沓钱时如是说。

  榨菜是南沱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去年10月,该镇共发展榨菜种植面积2.65万亩,预计今年产榨菜8万吨,比去年增产30%。

  近日,位于南沱镇的涪陵区洪丽食品有限公司与沈阳、哈尔滨签订了7000吨的鲜榨菜订单。随后,该公司决定在该镇采取"企业+合作社"的方式,积极帮助当地菜农解决鲜榨菜的销路。"我们企业主要负责开拓市场,合作社则负责收购鲜榨菜,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菜农单打独斗销售鲜榨菜的格局,既保障了菜农的利益,又保证了外销鲜榨菜的品质和数量。"涪陵洪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成洪说,通过这种方式,每天有100-200吨鲜榨菜运往全国各大市场。

  据悉,目前该公司已与涪陵区洪丽鲜榨菜专业合作社的32户社员签订了鲜榨菜销售合同,合作社社员按保护价收购菜农的鲜榨菜,每位社员每收购1吨鲜榨菜就能获利50-100元。"合作社首先要保障农民的利益,不让大家吃亏,其次才保障企业有合理的利润。"合作社社员周科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