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次北京味精市场调研的部分主要结论:
莲花、红梅领跑北京味精市场
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者最喜欢吃的味精品牌中莲花和红梅排在前两位,而且比率非常接近,分别占38.4%和36.5%,远远高于其它味精品牌的选择比率。可以说莲花、红梅双双领跑北京味精市场。
排在消费者最喜欢吃的味精品牌第三位的是太太乐,占被调查对象选择比率的15.4%。往下依次是梅花味精占6.7%,菱花、豪吉和其它味精品牌消费者的提名率分别仅有1.0%。太太乐不仅占据北京鸡精市场的第一位,在味精消费者最经常吃的品牌中也进了前三甲。梅花、菱花等传统的味精知名品牌到了需要认真进行营销反思的时候了。
品牌和质量是购买味精产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消费者购买味精产品与购买鸡精产品一样,首先考虑的因素也是品牌排第一位,其次是产品质量。品牌占消费者考虑因素的41.2%,质量占31.9%。随后才是价格占14.9%,鲜度占14.8%,卫生占14.10%,购买方便占6.2%以及其它因素占1.0%。
从该项消费者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质量好,价格合适和产品味鲜的味精产品代表消费者对味精产品的需求方向。味精生产企业要做大味精市场,做强味精品牌,以上四个方面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
味精相对于鸡精的主要优点是口感好
消费者认为味精相对于鸡精的主要优点是口感好,味精是粮食制造的,口味纯正。
因此有51.7%的消费者认为味精比鸡精的口感更好;认为味精比鸡精更适合拌凉菜,更适合炒菜的消费者比率也占到18.3%。味精相对于鸡精的优点还有价格便宜占10.0%,符合传统的消费习惯占6.7%,粮食制造占5.0%,其它优点占8.3%。可见在消费者心中味精产品有许多鸡精产品不可能取代的优点。
味精产品不会被鸡精取代
在被问及味精产品是否会被鸡精产品取代时,回答不会和肯定不会的消费者分别占21.4%和6.8%,两项合计28.2%;而回答会和肯定会的分别为18.4%和4.9%,两项合计23.3%,低于前面持否定观点的消费者比率。回答可能会的消费者占48.5%,意思是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属于中性的答案。如何考虑该项调查是代表北京市消费者的观点,而其它省会城市,二、三类城市吃味精的消费者比率要高的多。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客观的结论,味精产品并不会被鸡精产品取代。
近五成消费者购买最多的是2-3元一袋的味精
如图所示,近五成消费者购买最多的是2-3元一袋的味精。其中购买2.1-2.5元一袋味精产品的消费者最多,占到26.0%;其次是2.6-3.0元的比率为22.9%。购买5元以上和3.1-5.0元一袋的消费者也分别占到18.8%和16.7%。而购买2.0元一袋以下味精的消费者很少。从该项调查的整体上看,经常购买2.5元到5元以上一袋味精产品的消费者比率差异并不大。
味精品牌也可以做的更高端、更时尚
味精作为传统的调味产品在品牌传播方面较太太乐等鸡精品牌存在明显的不足。让部分消费者逐步形成鸡精就是味精的升级换代产品的感觉。因此味精产品要尽快打破现有的比较低端、老化的品牌形象。味精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品牌定位,品牌形象,目标消费群体界定,产品核心卖点,产品包装和价格定位等方面的提升,将味精品牌做的更高端,更时尚化。
未来五年内味精市场不会被鸡精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