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香港李锦记的“家族宪法”(二)

    李锦记家族追求的是家族延续。我认识一个企业家,对他而言,延不延续不重要。他开发出四个企业出来,然后交给四个儿子来做,慢慢就会分开经营,实际上已经分家了。他的儿子们等于又处在他们第一代一样的状态。所以每个家族他们的梦想、目标和价值观会影响到他们怎么去经营他们的企业。比如我们积极于去培养我们的第五、第六代来接班,但有些企业并不会去想,他们觉得太复杂了。另有一些家族企业不相信延续是可能的,认为我们花那么多时间,去开家庭会议,完全是浪费时间,他们的理念跟我们不同。这样区别和个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就是“我”大于“我们”,即家族事情不重要,“我”最重要。

      万科降价引发“老业主”不满,要求万科降价补偿…… 

      我们下一代出国念书,不可能一回来就做总经理,一定要在外工作三五年,再让他们回来做。如果做得不好,和其他员工一样开除,不会因为你是家族成员而网开一面,这已经明文规定下来的。我们的观点是,在还没有发生问题之前,就防患于未然。我们也去过很多企业,比如有些两兄弟已经做了十几年,然后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我们也没办法,积习太深了,已经没法改变了。在许多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必须做好准备。所以我们家族宪法内容很多并不是针对当下问题的,而是给我们第五、六、七代的,我们现在开那么多家族会议是准备未来的。

      家族成员的角色扮演

      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所有权既是福分也是箍咒。拥有成功事业的家族知道所有权的潜在危险,因此无一例外地建立起制衡系统,让家族成员能在这个体系下,在三方面发挥家族角色的功能:所有权,广义的监督权和管理责任。没有任何一个家族,一代接一代地生出最能干、最称职的高级经理人。

      1988年,李锦记集团入驻位于香港城郊的大埔工业园,以此庆祝集团的百年诞辰,并继续扩展它的市场版图,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现在几乎都能看到李锦记独特的金色桥形的商标。如今李锦记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马来西亚都设有生产厂,产品风靡80个国家,员工近3900人。更成为中国知名畅销的调味品品牌,全球第一的蚝油品牌。

      李文达父子五人的齐心协力使得李锦记发展神速,父亲李文达似乎永远有源源不断的商业灵感,加上几个儿子正值盛年,专业学识过人,李锦记始终能够推陈出新,营销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四个儿子在李锦记各司其职:长子李惠民是酱料集团主席,二子李惠雄是美国公司的主席,三子李惠中是中国公司主席,幼子李惠森是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四个儿子尽管职责各异,但酬劳相同。

     随着公司规模、经营性质和接班问题等方面的变化,李锦记的管理模式也有所调整。2005年李锦记的董事会除了父子五人之外,还请了普华永道和香港贸易发展局的资深顾问来做非执行董事。2006年董事会成员会增至7人,请两位有CEO经历的人才来帮助打理规模日见壮大的业务。

      第四代成员李惠森:

     每个家族成员自己的角色一定要清楚。在我看来,家族公司有四个角色:家族成员、股东、董事和管理层,许多家族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家族成员没有正确区分这四个角色。家族成员每天都在饭桌上召开家族公司董事会,因为他们既是股东,又是公司董事,甚至包揽管理者的角色。我们的家族在努力区分这四个角色。

     我们家族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并没有完全进入董事会,比如我母亲与姐姐就不在董事会。目前,已经有两位非执行董事不是家族成员,其中一位是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退休高级合伙人,还有一位是香港贸易发展局的退休局长,他们也是公司内核委员会的成员。我们未来的规划是派家族的精英分子进入董事局去影响、保持家族控股,管理方面却要请市场上最棒的精英。

       在我们看来,公司只是家族的一部分,我们关注家族怎么延续。我们目前有一个家族委员会,它领导李锦记集团、家族办公室和家族基金,委员会的核心成员有七人:我的父母以及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家族委员会每三个月开一次会,每次会议持续四天。在家族委员会上,我们不谈经营,主要讨论“家族宪法”、家族价值观,以及第三、第四代甚至是第五代的培训。

       不可逾越的“族规”

       每一个长寿家族真正难以撼动的,是隐藏在企业、资产背后的家族集体使命感和核心价值观。

      李惠森还在年幼时,就受到来自父亲“思利及人”理念的浸淫。很多商业洽谈的场合,父亲都会带他一起去,让他慢慢体会“经商之道”:只有自己首先诚信才有互信,只有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才能在生意往来中真正实现双赢。虽然还年幼,但“做生意要长久、要持续”的意念,已经在心中扎根了。

      经历了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到十几年前李惠森开始主掌南方李锦记的时候,李文达第一时间以自己亲笔书写的一卷长篇字幅相赠,上书“至乐莫若读书,至要莫若教子。寡思乃能习静,寡营始可养生。……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为思利及人。名美尚欣闻过友,业隆不废等身书。业高乎众志岂满,泽及于人功不虚。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这些对联包括了处世之道、家庭教化、修身励志以及事业进取等人生追求的各个层面。李惠森从中体会出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思利及人”这一家族传统顺理成章成为了南方李锦记的核心价值观。

      李文达一方面让子女从小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允许子女去尝试一些冒险运动来磨炼自己的意志,比如李惠森因滑雪而多次入院,却仍然敢于冲下世界最大的滑雪场中最高难度的滑道;但另一方面,他又以浓郁的东方传统文化观念来教育子女,并极其注重家庭伦理的教化。

     李文达很早就在家族里定下一条规矩。子女完成学业之后可以回来家族公司工作,但是必须遵守两个约定:第一,结婚后只能有一个家庭(太太),如果多一个家庭(太太),就要退出董事局;第二,不能离婚,离婚就意味着会有第二个太太,那么也要离开董事局,不能再加入公司,股份可以保留,但是不得参与任何决策。

      之所以如此强调这一点,因为李文达“见得太多”:“很多家族都是以生意为核心,结果家族出了问题,生意跟着受挫;而李锦记却始终以家族为核心,只把生意看成家族的一部分,认为家庭不和睦,事业就会散掉。”家族的团结和睦,正是隐于背后支撑着家族事业的重要支柱。

      这个价值观是我父亲很早去台湾时从一位老人的对联中抽取出来的,我从小就接触,小时候更多是如何去理解,现在则是在想怎么去实践。经历过学、做、教的过程。现在谈很多的企业文化,但是理解和行动还是有一定的不同的,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想要怎么去把这个观念行动出来。做的过程中就会有教,教我们的下一代和同事,这就是管理上的东西。

     一个企业要成功,一定要心一致。家族、企业就像打仗一样,你的战友和你心一致,赢的机会就会很大,所以我们就要定一个共同目标。目标也有很多种,有的老板会说,要做到几百亿,一起去做,我们不要这种目标。我们目标中,首先是要参与,然后是共识,最后统一口径,确定目标。所以有了目标之后,事情才会顺利,这对我们家族的发展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