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林出生在阜蒙县大阪镇衙门村,1994年从省内一所大专学校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上了一名技术员。为了维持生活,自己还借钱建了一个大棚,尝试种温室桃树。没想到试验失败了,还欠了1万多元的债务。1996年,他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
“我刚开始打工时有点盲目,什么挣钱就干什么。后来,我决定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到一些食品企业工作。2002年,我离开大连,到合肥和上海工作,但一直没离开过专业食品行业。”廖春林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打工生涯。
渐渐地,廖春林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并将目光锁定在日式酱料和酱菜上。2006年,他回到阜蒙县,拿出自己多年打工积攒的10万元钱,又找亲友借了一笔钱,出资30万元成立了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鑫源酿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自己终于当上了老板。
廖春林告诉记者,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厂房是租来的,现在公司雇用了10多名工人,其中有好几名下岗人员。从2007年开始,公司以日式大酱为主的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全年销售收入达90万元,去年的销售收入又增加到120万元。目前,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公司本部也增加了一些生产设备。整个生产车间不到1000平方米,已经有点不够用了,正准备扩大规模。
阜蒙县就业服务局局长魏忠芳告诉记者,像廖春林这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如今越来越多。多年外出打工不仅攒下了钱,更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本领。正所谓故土难离,这些人又回到家乡投资兴业。目前,全县每年外出打工人员近18万人次,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需要“离土不离乡”式的就业。政府希望出现更多的“廖春林”,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他们开办企业。因为他们在家乡创办企业不仅自己致富,更重要的是带动其他农民就业,让乡亲们不必远离家乡就能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