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访谈专栏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罗建纯:山西醋业要攥成一个拳头打市潮

  紫林集团成立于2000年,短短九年内,紫林已连续五年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三位,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食醋生产企业。作为“老陈醋中的新枝桠”,紫林的发展、崛起不可谓不迅速。而此时,作为掌舵人的罗建纯,正在冷静、思考……

      山西新闻网记者:您在食醋行业浸润多年,当年是怎么想到自己创立一个食醋企业呢?

  罗建纯:我在醋厂有着近20年的工作经验,曾做过东湖醋业一个分厂的厂长。那个时期,也是我积累经验、摸索市场的时期。但是,在当时的形势和条件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受束缚。2000年,我决定自主创业,后来就有了紫林这个纯民营的独立企业。

  山西新闻网记者:创业初始,资金、人员、设备等,您是如何解决的?

  罗建纯:刚开始的时候,很艰难,资金很紧张。但是,我们挺过来了。

  山西新闻网记者:“紫林”,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呢?

  罗建纯:呵呵,这个在我们清徐县志中有一段关于醋的发明的记载:观世音菩萨住在紫竹林里,有一天发现尘世上的人们吃羊肉时有一股膻味,还很难消化,于是就在紫竹林里发明了醋,并派一个仙女送到了民间。从此美味的醋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自古酿醋数山西,山西酿醋在清徐”。作为醋都的清徐,也是紫林集团所在地,醋文化源远流长。“紫林”,意味深远。文化是历史的凝练,传承历史,可以彰显文化。

  山西新闻网记者:品味“紫林”,蕴含着一种历史韵味。近年来,紫林非常注重品牌建设。您曾说过,山西真正能够拿的出去,能够送礼的东西,就一瓶酒(汾酒),一瓶醋。老祖宗把这个宝贵的遗产留给我们,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罗建纯:是的。在品牌建设方面,几年来我们陆续做了很多工作。推广上,我们采用了明星效应。山西醋有名,但哪个牌子有名,消费者还是比较模糊的。我们就是想通过名人来带动品牌提升。2005年我们选定徐帆做紫林品牌形象代言人,这对产品销售的拉动作用很大。这种举措在醋行业是比较超前的,尤其在山西醋企业中是首屈一指的。

  2007年过完年后,我们在河南卫视投了梨园春节目,在河南台电视剧频道、经济生活频道也都进行了投入。在北京市的四环上,2006年我们做了30辆公交车体广告,2007年做60辆。同时在太原、山西各地级市以及郑州等城市,紫林投放的公交车广告都是很多的。后来,我们还在山西卫视投放了一系列广告。

  我还在想,等时机成熟,可以举办一个关于醋文化的,关于厚道的论坛。

  山西新闻网记者:山西食醋行业产量有多少?发展前景怎样?

  罗建纯:截止2007年底,山西省食醋产量在30万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醋的消费水准也越来越高。除了传统的食醋要求,保健醋、养生醋、礼品醋也逐步走进平常百姓家,食醋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山西新闻网记者:就全国市场份额来讲,山西醋集中在北方,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也和经营运作模式有关。在这方面,您有哪些想法?

  罗建纯:山西老陈醋具有1600多年酿造传统、300多年品牌优势。紫林醋是山西醋的一部分,而山西醋的发扬光大、薪火传承,需要山西整个醋业合力发展,“攥成一个拳头打市场。”

  如果山西醋的大企业最终能够走到一起,那么山西醋的发展速度肯定要快,至少避免了市场上的内耗。联合起来的话就能节约很多资源,能够把我们的优势集中用到局部市场去。就像宝马和奔驰的运作模式,值得借鉴。

  山西新闻网记者:就战略发展来讲,紫林下一步有何规划?

  罗建纯:紫林有一个发展蓝图,“食醋工业园及醋文化旅游园林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征地300余亩,总投资4.6亿元,项目分两期完成,2011年前完成15万吨食醋生产规模的建设任务,到2012年企业实现30万吨的食醋生产规模。2015年前,形成以年产30万吨食醋的现代食醋生产工业园为核心,集醋文化旅游园、醋立方理疗保健养生中心、食醋生产技术培训中心、食醋工程技术中心、醋理疗保健研究所为发展格局的现代规模化食品生产示范园区。

  后记:

  俗话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宾馆的宴席上,超市的货架上,百姓的餐桌上,到处都有紫林醋的身影。罗建纯很少谈及打拼的辛酸,更多的时候,在冷静地思考,紫林的发展,紫林的未来,甚至山西醋业的前景。这是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气魄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