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王致和臭豆腐的来历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准备来年再考。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

  臭豆腐后又经多次改进,形成一套生产工艺。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