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山梨酸钾到底是啥

    碳酸饮料、酱菜、蜜饯、调味品……这些人们经常接触到的食品大都含有“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成分,但记者近日在省城多个大型超市调查发现,只有极少的食品注明这些成分为防腐剂,绝大多数处于“隐身”状态。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市内多家超市发现,在很多乳酸饮料、碳酸饮料、酱菜、果脯以及各种熟食制品的包装袋(罐)上,“山梨酸”或“山梨酸钾”、“苯钾酸钠”等的字样频频出现。同时,许多消费者在选购肉制品、熟食或饮料等商品时,都顾名思义地将山梨酸钾理解为“食用调味香精”或“与梨有关的水果成分”。而商场、超市的导购人员对这种物质的解释又往往语焉不详。“这个我也不大清楚是什么。”“山梨酸钾?应该是一种果味香精吧?”这是记者日前在市区某超市向导购员询问时得到的回答。

  不仅如此,记者还发现,大多数产品包装上都极力规避“防腐剂”的字样。在某品牌软糖的“配料表”上,清楚地标明了“被膜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等成分,然而其中的“山梨酸钾”成分却并未被注明是“防腐剂”。在历山路某一商场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含有“山梨酸钾”的食品,都未能在包装上明显地标示“山梨酸钾为防腐剂”的事实。

  记者了解到,为便于监督与管理,目前质量监督部门要求食品生产厂家必须在食品包装上注明配料的学名,但是否应在相关成分上注明“防腐剂”三个字并无硬性规定。“既然标注出了学名,能否再‘亲民’一些,把‘防腐剂’三个字以及所使用剂量一道标出来。”山东信义律师事务所的赵律师说。他表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获取的信息不仅应是真实的,而且还应当是充分的和有效的,只有获取了真实、充分、有效的信息,消费者才能在购买商品时对商品有正确且充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