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广东:湛江产糖量创历史新高

     湛江市2006年跨2007年度甘蔗榨季上月底结束了。记者从日前该市召开的全市制糖企业座谈会上获悉,本榨季全市共压榨甘蔗1101.2万吨,产糖109.12万吨,比历史最高的1992年跨1993年榨季的104万吨增加5万吨,创历史新高。全榨季均实行现金收购甘蔗,没有打白条。
 
     湛江是我国四大白糖生产基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全市拥有糖厂34家,每榨季可产食糖近百万吨。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变化,体制落后,湛江制糖业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和困境。全市34家糖厂累计资产总额53亿元,负债总额达63亿元,累计亏损30亿元,并拖欠农民的甘蔗款16.4亿元。

     面对这样的情况,湛江市国有制糖企业进行了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几年来,已关停并转部分糖厂,压减过剩生产能力,全市糖厂由原来34家减到22家,日压榨能力由原来9.4万吨减到7.5万吨。先后通过承债转让、产权拍卖和民事破产拍卖等形式,地方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制糖企业全部实行了民营。与此同时,还对制糖业实行蔗区、蔗价、经营方式“三放开”政策,将制糖业全面推向了市场。

     改制后的制糖企业,普遍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实行甘蔗订单种植。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查处破坏“三放开”政策和坑农、伤农的不法行为,建立良好的糖业生产经营市场秩序。

     改制后的湛江甘蔗制糖业,还大力实施“科技兴糖”发展战略。甘蔗种植推广良种良法,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制糖企业推广新工艺技术,如遂溪大华糖业公司去年投资300多万元购买美国公司的金砂糖生产技术,并投入1000多万元改革生产工艺,成为国内首家生产金砂糖的企业;本榨季该厂生产试销的金砂糖售价比白砂糖每吨高200多元,据称,正式销售后,每吨售价将高出500元。此外,各制糖企业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利用制糖衍生的桔水、滤泥、蔗渣生产酒精、酵母、有机肥等。据初步统计,本榨季全市糖业生产酒精5万多吨、酵母1万多吨,有机肥和蔗渣碎粒板分别达到9万吨和6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