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我国一次性餐具近半不合格 餐盒等问题尤严重(图)

    6月18日,从广州市质监局获悉,从今年8月底开始对列入市场准入范围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进行无证查处。目前广州77家生产企业仅有1家获证。

    一次性餐具近半不合格

    目前,我国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不少企业技术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原材料进厂把关和产品出厂检验不严,产品质量不稳定。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对食品用塑料包装等制品生产企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食品用塑料包装等制品生产企业3700多家,其中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就有1100多家,占企业总数的近1/3。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实施调查后,发现近一半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问题尤为严重,它们在生产时使用废塑料、添加化学品,遇热或油脂会释放出致病物质,并且转移到食品中,从而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严重的甚至会致畸致癌。

    审查中须标明“试制品”

    2006年9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启动了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并于2007年8月底开始对列入市场准入范围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进行无证查处。已经提出审查申请,但正在审查过程中,还没有取得工业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上标明“试制品”,其产品送指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才可出厂销售;尚未提出的不得生产,食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其产品。

    今后两年,国家质监部门逐步对金属、纸、陶瓷等所有材质的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制。

    广州仅1家企业获证

    据了解,广州市需要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生产企业有77家,但截至昨天,全市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仅1家,还有11家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通过了现场审查。

    广州市质监督局指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办理程序包括对申请材料初审、对企业现场核查、抽样检验等多个环节,一般需60个工作日。该局因此呼吁有关企业切勿持观望等待态度,应立即准备申请材料,尽快向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办理工业生产许可证。一旦进入无证查处阶段,尚未提出审查申请的企业将被依法责令停产。

    首批监管制品

    饮用水桶、零售商品包装袋、方便面袋、膨化食品袋等

  何为QS

    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标志由“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字头(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QS标志由企业自行加印。QS标志可以按照规定放大或者缩小。

    羊城1元餐具消毒费转嫁给消费者引争议

    最近到羊城食肆就餐,服务员会将一套用塑料袋包装的高温消毒餐具放到餐桌上,并告之:“使用这套餐具要付一元钱”。就羊城渐渐流行的“卫生套装餐具”现象,不少消费者提出质疑,到酒楼吃饭,餐馆提供干净卫生的餐具本是天经地义,为什么又要让消费者掏一元钱埋单?

    郑州:多家餐馆对一次性筷子收费引发争议

    近日,郑州市一家较有名气的餐馆推出了一次性筷子有偿服务的新措施。在这家餐馆,客人可以使用饭店提供的消毒筷或者是一次性筷子,但后者需要客人掏钱购买或者以搭售的方式收取一定的费用。此举一出,郑州多家餐饮店纷纷效仿。但是,餐饮店的这一举措却在郑州餐饮消费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烹协倡议餐饮业:少用一次性餐具

     1元餐具消毒费是合理收费还是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