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产业布局,壮大一批优势产业,兴建一批农产品基地,扶强一批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农业品牌,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重庆大都市的农副产品供给地和生态观光休闲地。”7月30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农业产业化暨劳务经济工作大会,提出加快推进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到2011年,全区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的农户达到60%,同时农户来自产业化的收入增加到家庭经营收入的60%以上。
区委书记刘光全到会作了重点讲话,区长黄玉林主持会议,区委副书记李联铁宣读了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先进和优秀农民工优秀返乡创业者的表彰通报,区委常委、区委农工委书记彭光远总结部署了有关工作。
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格局
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柑桔、榨菜、小家禽、奶牛等6大商品生产基地,种植柑橘达8万亩、榨菜8万亩,小家禽出栏800万只以上,奶牛存栏5400头,蔬菜复种面积达到26万亩,我区已成为全市最大的奶源基地和全市重要的无公害蔬菜基地。
龙头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全区共有天友乳业、毛哥食品等产业化龙头企业60余个,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个。已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去年订单生产惠及5.8万农户。
农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全区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0个。
求突破上台阶增实力
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改善生态”的发展战略,按照“求突破、上台阶、增实力”的总体要求,到2011年,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实现“龙头企业集群有大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大突破、产业化带动能力有大提升、农业基地建设有大进展”四大目标。
在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方面,将重点围绕畜禽、果品、蔬菜、调味品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到2011年,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个,5000万元的3个,1000万元以上的25个。
同时,将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生态高效的要求,形成特色突出的块状经济、带状经济、区域经济。到2011年,全区建成1000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1000万只规模设施肉鸭养殖基地、500万只绿色肉兔养殖基地、2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榨菜基地、1万头优质高产奶牛、15万亩柑橘基地和以农业园区食品加工城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区委书记刘光全最后就如何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突破讲了重要意见。他强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写要注重把握好规模和特色两方面工作,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从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他要求,各镇街要积极树立招大企业、大项目的思想,在引进龙头企业上狠下功夫,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等投资农业,发展农业;要强化返乡创业服务,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地方建设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