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山西带鲜食品多数已改名

     “鲜牛奶”、“鲜鸡精”、“鲜虾丸”……这样的字样今后将不能在商品标签上出现。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的《食品标识标注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规定,食品名称前禁用“鲜”或“新鲜”字样,尽管“禁令”还未正式出台,但省城带“鲜”食品多数已经改了名称。

    今天上午,在省城五一路某超市奶制品销售区,各种纯牛奶和酸牛奶占据了货架的半壁江山,仔细察看后并没有发现原先畅销的“鲜牛奶”。“鲜牛奶都换了包装,就是现在的纯牛奶。”促销人员说,从年初开始,各个厂家就开始调换包装,原先的“纯鲜牛奶”“鲜牛奶”等带“鲜”字的名称都被剔除。在省城一家连锁便利店,当听到记者询问是否有袋装鲜牛奶后,服务员从冰柜中取出一包纯牛奶,并表示这就是“鲜牛奶”。”“现在不让随便标‘鲜’字,这些只能保存2天的鲜牛奶都改名叫纯牛奶了。”

    除了“鲜牛奶”改名之外,在市场中还发现,像“鲜果汁”“鲜肉水饺”“鲜鸡精”等原先冠以“鲜”字的大多数产品已经不见踪影,一位经销商说,原先许多产品都喜欢以“鲜”为卖点,而且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也很青睐这种所谓的“新鲜”食品。“但是从牛奶禁鲜令开始,大多数厂商都开始注意产品的名称,尽量回避‘鲜’字。”

    对于食品包装的禁“鲜”规定,大多数市民都表示赞同,“原先买食品总喜欢挑新鲜的,但实际上多数产品都是经过加工的,并不能算作新鲜。”市民吴先生表示,“禁鲜令”让许多产品恢复原貌,不能再打着“新鲜”的旗号去忽悠消费者,而百姓购物时也能更加理性。

    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包装食品都有保存期限的要求,而在加工过程中食品的原有成分必然会被破坏,因此多数以“鲜”字命名的食品并不是真正的新鲜。对于国家正在征求意见的相关规定,该负责人表示,一旦规定正式实施,质监部门将对市场进行清查,坚决将违规带“鲜”食品赶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