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很多食品都把“不含防腐剂”作为“卖点”来宣传,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引起消费者对食品防腐剂的恐惧。然而,据食品专家表示,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防腐剂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保证。防腐剂大多都会由人体自行消化,合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 眼下,消费者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标注“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其中有果汁饮料、茶饮料、罐头制品、调味品、蜜饯干果制品、方便面等。如,在外包装上标注“本品不含防腐剂”、“本产品不添加任何食品防腐剂”等字样。在走访中,大多数消费者表示:标有“不含防腐剂”字样的食品更安全,应属优先选购的食品。
据专家介绍,目前很多饮料的保质期都在12个月-18个月,尤其是碳酸类饮料,如果不含防腐剂,就不能保证质量。
一般知名生产厂家都会在外包装上标注所用防腐剂名称,但也不排除一些小企业为谋求经济效益,本身使用了防腐剂而又不标注,或干脆标注“不含”的字样。
其实,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防腐剂,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保证。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允许在一定量内使用的防腐剂有29种,以动植物为原料提取的天然防腐剂为主,使用较多的是山梨酸和苯甲酸类。添加防腐剂是为了防止食品中微生物滋生从而引发食品腐烂变质,适量食用对人体是无害的。
法律界人士认为,如果食品按标准使用了防腐剂,但却在包装上标注“不含防腐剂”字样的,具有误导消费者和暗示、贬低其他食品之嫌疑,是违反《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等有关法律规定的,也是一种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