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2月18日-12月24日)国内食用油现货市场四大主要品种除棉油价格有所回落外,其它品种油脂价格则继续呈现稳中上扬的态势,其中豆油和棕榈油涨幅较大,全周涨幅在150-180元/吨。各品种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豆油:外围市场走势强劲 油价再站万点之上
本周国内豆油现货市场价格除吉林长春地区价格有所回落外,其它地区继续呈现稳中上涨的格局,且上涨幅度有所加大,各地区价格上涨幅度在50-300元/吨,其中福建泉州、福建厦门、云南昆明地区豆油现货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截止12月24日,主要地区一级豆油销售价格集中在9800-10200元/吨,均价在10000元/吨,较上周末继续上涨150元/吨。12月24日,国内进口豆油理论成本上涨,周四cbot3月豆油收盘57.23美分/磅,其对应的2011年3月船期南美毛豆油理论进口成本在11026元/吨,较上周同期上调446元/吨。
本周东北地区油价小幅上涨,该地区油价涨幅最小,主要是由于成交不多的抑制;华北地区市场上豆油价格走势偏强,本周市场成交稍有好转,为厂商提价提供信心;华东地区市场上豆油价格普遍上涨,且涨幅相对较大,受期货市场反弹的支撑,该地区多数厂商报价跟盘调整;两广地区市场上豆油价格上行,油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期货市场走强,加之受豆粕库存较大的影响,该地区油厂开机水平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现货油价。
本周国内豆油现货市场价格震荡上行,周末期间涨幅稍有扩大,整体成交情况较上周有所好转,但场内观望心理犹存,市场参与者谨慎心理不改。分析市场上影响本周油价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担忧干旱天气,外盘再度拉高。近日因对阿根廷干旱天气的担忧升温,外盘豆类期价再次大幅反弹,其中豆油期货表现最为强势,国内期货方面,受国外因素的影响豆油期价基本站稳10000点位置,但该点的支撑力度仍需关注,相对于外围市场来讲,国内表现依然欠佳,特别是现货市场上,场内供需双方交投行为十分谨慎,贸易商追涨意愿不强,其中油厂报价维持坚挺,多以执行、出售合同为主,贸易商多跟盘小幅调整报价,以消耗手中库存为主要经营策略,整体呈现“外强内弱”的局面。
其次,双节脚步临近,需求有望好转。按照往年惯例,随着国内元旦、春节的不断临近,市场中间环节贸易商蓄水池作用将开始显现,而终端需求也将有所增加,尤其是对小包装的需求,因为除了市场固定需求之外,双节前部分企业将给员工发放福利等,这将增加一部分需求,春节前豆油的消费量大概要占全年的30%,因此在消费旺季带动下,市场供方挺价的意愿依然骗强,都希望借此价格扩大成交,不过由于贸易商多采取随用随买的入市策略,不敢大量囤积,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价的反弹空间。
再次,调控预期不减,抑制上涨空间。通货膨胀是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近日央行发布四季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11年以来最低,明年物价还有持续上涨的动力,中国的高通胀成为常态,政府一方面要给物价保留一定的上涨空间,同时又要稳定通胀预期。明年稳定国内物价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国内货币政策也从之前的“适当宽松”转变为“稳健”,目前市场仍然担心通胀数据如果不按预期下降,国内将会采取更为严厉的调控手段。另外,有关部门在年底前有可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控措施,严厉打击投机炒作行为,并且表示在必要时将采取限价措施,由此可见,国家稳定物价的决心和力度都是空前的,因此面对国家如此强烈的调控意愿,国内豆油现货市场价格在年内可能难有大的涨幅。
由于后期美豆类期货仍看涨,因此在外盘的带动下,国内豆油期货整体上涨趋势不变,后期将继续随外盘震荡上行,现货方面目前国内主要港口地区一级豆油现货价格均已上破万元关口,市场信心趋暖,油厂挺价心理强劲,但现货依然缺乏成交跟进,短期预计豆油将随盘高位震荡,且临近节日,在终端需求逐步启动的带动下豆油现货下周整体仍以看涨为主。
棕榈油:市场趋势良好 价格接近前高
本周国内棕榈油现货市场价格整体继续呈现稳中上涨的走势,各地区价格上涨幅度在100-250元/吨,其中山东日照、江苏张家港地区棕榈油现货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截止12月24日,各主要港口地区24度棕榈油销售价格集中在9400-9550元/吨,分销均价9495元/吨,与12月17日相比了上涨了180元/吨。按照马来西亚南部港口最新报价,12月24日,24度棕油近月船期FOB报价1220美元/吨,折合理论进口成本10053元/吨,价格较上周相比上涨了48元/吨。
本周国内外棕榈油期货呈现震荡上涨的走势,其中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市场主要受到CBOT豆油期货偏强态势的提振,但场内交投清淡,前期阻力仍存在,大连棕榈油期货走势亦上扬,主要受外围市场联动性体现,棕榈油主力合约期价在9204-9706元/吨间震荡,幅度较大,虽然现货市场跟随上扬,但缺乏交易配合,当前价格基础有待夯实。
本周影响棕榈油现货市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成本支撑,卖方挺价。截止目前,马来西亚棕榈油折算成国内棕榈油理论进口成本与国内一级豆油价格接近,可见当前国内外油价严重的倒挂局面,受此影响,一方面油厂采取挺价惜售的销售策略,因远期进口价格偏高,对当前现货销售形成制约,不愿低价销售前期库存,然后再以高价弥补库存,另一方面进口贸易商提价行为也显现,从近期市场来看,进口商入市比较积极,纷纷采取提价的销售策略,主要受成本因素的影响。虽然近期外围市场虽面临调整需求,但国内市场却跟涨不跟跌,棕榈油价格走势相对偏强,除成本因素外,参与人士对远期看涨预期也存在支撑,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当前价格走势尚可,但量价不济,个别价格出现僵持的格局,即卖方高价入市,需方并不买账,成交配合不足。
其次,价差偏低,采购不足。 进入12月份以后虽面临节日需求,但市场备货活动始终处于缓慢进行之中,大范围集中备货局面尚未出现,可见需方谨慎心理犹存。11月份以后,国内棕榈油消费需求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虽然有元旦节日提振,但由于气温偏低,棕榈油使用量较大的散油市场已经被迫退出,消费流向主要集中在食品价格企业上,而其需求量较为固定,走货量明显降低。终端消费需求偏弱,使得中间环节对库存的控制较为谨慎,除维持一定的需求量外,压货较谨慎。
另外进入冬季后,豆油和棕榈油价格应该处于明显拉大的阶段,但今年却恰恰相反,与豆油市场相比,在节前豆油处于消费需求旺季,而挤占棕榈油需求份额,加上当前价差并不存在优势,贸易商操作棕榈油则较为谨慎,采购需求受到抑制,多数期间定量入市为主。
综合来看,市场内多空因素并存,油价仍处于调整的格局中,在油厂相对坚挺的入市策略下,近期油价周比涨幅近200元/吨,已经逐渐接近前期高点,现货分销均价近9500元/吨一线,高位追涨风险加大,需方采购行为谨慎,由于缺乏成交的配合,短期继续上涨动能也将不足,建议谨慎追涨,逢高出货为主。
菜油:外围有所提振 颓势仍将继续
本周国内菜油市场价格除少数地区保持平稳外,其它地区价格继续呈现涨多跌少的格局,其价格涨跌幅度在100-400元/吨,其中湖北荆州、湖南常德地区菜油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较大,而湖北襄樊、安徽六安地区菜油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截止本周末,国内主要地区菜油市场均价在9900元/吨,均价较上周末上涨50元/吨。根要地区菜油价格集中在9600-10200元/吨,多数地区价格较上周末涨跌100-400元/吨。
本周国内菜油现货市场稳中窄幅上移,高位盘整走势仍在维持,前半周局部地区菜油市场虽有走强迹象,但来自政策面的调控因素持续造成困扰,以致各地菜油价格不具备上行动能,后半周随着外盘走势的逐渐好转,菜油市场交投僵持局面有所改善,但整体需求依然呈现疲弱态势,场内悲观心理不减。
本周国内菜籽市场呈现平稳运行走势为主,整体市场交投氛围仍显冷清,多数油厂延续停收策略为主,其中安徽、湖北地区菜籽价格在2.15-2.28元/斤,四川地区市场价格混乱,零星价格在2.25-2.35元/斤,湖南及江苏等地油厂基本停收,西北青海菜籽波动不大,油厂收购价格基本在2.1-2.25元/斤,实际价格混乱,内蒙菜籽交易货量不大,价格未有明显起色,零星交易价格在2.25元/斤。
本周国内菜油期货主要受到外盘持续反弹的带动震荡上行,而菜油现货也随盘有所走高,具体来看,周初因上周五外盘期货全线收涨,国内油脂市场受到提振,郑菜盘初偏强运行,部分地区菜油报价也随之上调100-200元/吨,不过由于本周二第四次临储菜籽油竞价销售中,计划销售菜籽油9.97万吨但成交率仅57.77%,这抑制市场走势,期价随后高位偏强整理,而菜油现货也随即企稳观望,周四隔夜国际原油期货冲破90美元大关,且外盘美豆类及加籽全线收涨,继续为国内形成支持,郑菜期价大幅拉升,现货也略有上调,但由于周末临近,资金在高位存在获利回吐需求,且现货成交迟迟未有实质性配合,故整个市场上涨空间受到抑制,虽然周四晚间外盘继续冲高,但内盘却技术性回调,现货再度归于平静。
截至目前,本月已经进行三次规模基本相同的国储拍卖,分别是12月7日、12月15日以及12月21日,从时间上来看,拍卖节奏非常之快,表明国家在油脂市场的调控力度毫不松懈,国内通胀压力当为首要原因。本月的第三次国储菜籽油拍卖落下帷幕,此次拍卖成交均价略高于起拍价格64元/吨,成交率57.77%相对较低,目前来看,现货市场价格不会因为拍卖结果出现明显波动,但价格上行空间被有效压制,且需方入市心态受到一定影响。
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市场对小包装食用油的需求将有所增加,油厂受成本因素的支撑其挺价意愿将难以松动,在无重大利空的打压下,菜油价格深跌空间较小,所以上有调控施压,下有成本支撑,菜油现货市场价格涨跌两难。由于外盘走势强劲,国内市场看多情绪增加,期价在连续拉升之后,目前均线呈顺序排列,短期市场仍存上攻动能,不过目前期价已经逼近前期新高,上方压力较大,虽然本月的三次拍卖没有压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需方的入市心态,且今后国内政策调控力度并未减弱,国家发改委表示,明年将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重点整顿粮油、棉花、蔬菜、农资流通和价格秩序,清理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遏制过度投机,促进价格运行平稳有序,这将抑制市场人气,短期不宜过分乐观,尤其现货成交迟迟没有实质性配合,这无疑将拖累市场上涨节奏,预计期价涨势将放缓,但整理之后仍将看高一线,所以菜油现货稳中偏强但空间暂时有限。
棉油:利多因素匮乏 难改弱势基调
本周国内棉油市场价格除部分数地区保持平稳外,其它地区价格呈现涨跌互现的格局,其价格涨跌幅度在100-300元/吨,其中山东博兴、山西运城地区棉油价格下跌幅度相对较大,而湖北武汉、河南尉氏地区棉油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截止12月24日,国内主要地区棉油价格集中在8400-9300元/吨,市场三级棉油价格均价在8850元/吨,均价较上周末下跌100元/吨。
本周国内主产区棉油市场价格涨跌互现,整体波动不大。棉油市场的成交氛围也受到利多支持而有所活跃,但与豆油和棕榈油等大宗油脂相比,仍然相对冷清,而且行情走势也较差。本周港口地区一级豆油价格普遍跃升至万元以上,期现货市场均临近前期高点,棕榈油行情涨势和成交情况略差与豆油,但与棉油之间已经形成倒挂,经过近期调整,棉油与豆油和棕榈油之间的价差逐步拉大,但由于临近年末很多棉油厂具有还贷压力,出货意愿有所加强,而终端需求尚未回升,所以市场跟涨力度不足,行情延续弱势调整态势,市场均价有所下滑。
受外盘油脂期价价格强劲走势拉动,国内豆油、棕榈油现货市场的强劲反弹行情给棉油走势形成利好提振,且受压榨成本高企支撑,油厂对库存棉油的挺价意愿有所增强,随着年底前油脂消费旺季的来临,具备一定价格优势的棉油需求有望出现一定好转,但因国家调控因素仍然笼罩市场,预计棉油价格尚不具备大涨基础,有可能将震荡趋强运行,理由分析如下:
(1) 国际油脂油料市场强势不改。目前国际油脂油料市场基本面上主要炒作阿根廷大豆产区天气和美豆出口需求,而这两方面的因素利多明显,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对美豆形成支 撑。阿根廷大豆方面:阿根廷大豆产区天气已经变得非常令人担忧,截止到12月16日的一周里,阿根廷大豆产区降雨严重不足,高温天气加剧了夏粮作物的生长压力,本周德国《油世界》在两周内第二次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数据为4300-4800万吨,并表示受干燥天气的影响,阿根廷大豆产量的降幅可能超过20%。美豆出口需求方面:周四晚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出口报告显示,截止到12月16日当周,美豆出口销售从前一周的六个半月低位大幅反弹,主要由于对中国的强劲销售支撑大豆出口,美国上周大豆净出口销售82.78万吨,远高于前周本年度的8万吨出口,且中国进口了63.73万吨,为近三周最高采购量,另外中国商务部称,中国将在2011采取年加大农产品贸易进口的措施。
(2) 国内政策压力难抵外部涨势。本周发改委召集粮油集团开会,据传言将向部分大型食用油企业定向抛售毛豆油,计划以9000元/吨左右的价格抛售30万吨毛豆油,并让这些企业春节前以包装油形式供应市场,以稳定节前食用油价格,受此影响,本周国内豆油市场走势明显弱于外盘。如果传言属实,抛储实施时仍将会对市场产生打压作用,此外预计节前国储将会继续投放食用植物油,增加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的节前需求,可见国内政策压力十分显著,但我国的油脂油料供应依赖国际市场程度过高,国际价格的持续上涨仍会导致国内市场跟涨,不过预计涨速和涨幅均将在政策压力之下趋缓趋小。
(3) 临近假日终端需求逐步增加。元旦和春节逐步临近,食用植物油消费进入旺季,从上周国内植物油市场形势来看,豆油和棕榈油的现货跟涨情绪有所恢复,尽管周内成交情况未能有效的跟进,但随着元旦及春节的临近,节前国内油脂市场有备货需求,且目前贸易商手中库存普遍不多,因而后期市场需求有望逐步启动,有利于提振现货市场的成交量,这将有利于带动国内各类油脂现货市场价格上行,加之目前棉油与豆油和棕榈油之间的价差已经拉大,性价比逐渐显出一定优势,尤其是与棕榈油之间的价格形成倒挂,其勾兑需求有望增加,所以尽管棉油市场本周因压力较大反应迟缓,但节前需求仍会有一定数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