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专家提醒:面粉色泽过白可能含有害成分

  识别“加料”面粉

  很多人以为面粉越白越好,殊不知特别白的面粉往往使用了工业染料“吊白块”,对人体有害。

  从色泽上看,未增白面粉和面制品为乳白色或微黄本色,使用增白剂的面粉及其制品呈雪白或惨白色;从气味上辨别,未增白面粉有一股面粉固有的清香气味,而使用增白剂的面粉淡而无味,甚至带有少许化学药品味。

  增白剂过多的面粉蒸出的面食异常白亮,但会失去面食特有的香味。掺有滑石粉的面粉,和面时面团松懈、软塌,难以成形,食后胀肚。

  识别掺假食用油

  一般高品质的食用油颜色浅,透明度好,无沉淀和悬浮物;低品质食用油颜色深(香油除外)。另外,还要看食用油有没有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则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将油加热到150℃倒出,如果是优质食用油应无沉淀。

  识别硫磺熏蒸过的银耳

  从色泽上看,正常的银耳是很自然的淡黄色,如果颜色很白就要小心了。

  从气味上看,好的银耳的气味应该是自然芳香,如果能闻到刺激的气味,建议不要购买。

  银耳本身应无味道,选购时可取少许试尝,如对舌有刺激或辣的感觉,很可能就是用硫磺熏蒸过的。

  识别真假加碘盐

  食盐虽然仅属于调味品,但是每天都离不了,有些“聪明”商人就打起了食盐的主意。国家为了防治大骨节病,规定销售给居民的食盐中必须添加微量元素碘,这样就多少增加了点成本。有的商人就此机会生产加工不含碘元素的食盐销售,被称为私盐。有的丧良心者甚至把工业用盐当做食盐销售,这对人体危害极大。据调查显示,当前私盐销量不小,以哈尔滨市为例,每年食盐的销量大约是1.2万吨左右,而实际上不足1万吨,就是说,有大量的私盐混入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辨别真假食盐有几个简单的办法:首先看是否有防伪标识,其次看是否有生产日期——这两项,假冒食盐一般都没有。第三要看看包装封口,私盐的包装往往是简单热封,一般不会封得很整齐很严密。最后,要看看销售网点是否具有食盐销售资格——这种资格证明一般是公开摆放的。如果销售网点没有食盐销售资格证明,最好不要在那里购买。

  识别甲醛水发货

  为了更好的卖相,一些摊贩会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浸泡虾仁等水发产品。食用这些特殊美化的水发货,会损害肝、肾,甚至诱发癌症。

  浸泡之后的虾仁蛋白质凝固,因而整个虾仁变得坚韧、富有弹性,不易破碎,嗅之有淡淡的药水味,而且虾仁表面晶莹透亮,食之脆如海蜇,缺少海鲜特有的美味。此外还有福尔马林浸泡的蹄筋等等,为了安全起见,在不了解底细的情况下,水发食品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