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协会执行会长专题 > 文章内容

调味品行业“专业化兼并重组”的现状及启示

     新年伊始,我国调味品行业新一轮国际化和专业化兼并重组拉开帷幕。继日本味滋康入主“北京和田宽”并控股“龙门和田宽”和“虎王和田宽”之后;北京王致和集团公司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广西桂林腐乳厂合并重组成立王致和(桂林腐乳)有限公司;随后,在春节之前,日本味之素公司又把上海淘大、金山淘大、香港淘大和深圳淘大4家以酱油生产为主导的公司收入囊中。另有几家国内外著名的大牌食品和调味品集团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兼并重组事宜。纵观这次国际化、专业化兼并重组在中国大地上的搏杀过程和结果,正是近十年来中国调味品生产与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中国调味品的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的集中释放。而且,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而这正是中国的调味品生产市场布局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次国际化、专业化兼并重组有以下特点,应予注意。
  一、“专业化经营”思路明显,“赢家通吃”成为可能。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公司,是驰名全国的“老字号”红方腐乳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2.7亿元。与业界所称“南北两和(合)”的“广合腐乳”相比,遥遥领先近2亿元。目前中国的腐乳市场格局是:除“南北两和(合)”红、白方腐乳各据一方,尚能形成竞争态势外;我国腐乳生产布局的东西两翼尚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东部有上海鼎丰的糟方腐乳和江苏、浙江(绍兴一带)的一些区域性品牌;西有桂林“花桥”腐乳和四川、重庆等地区的地方名特腐乳品牌,但品牌的知名度和企业的规模、实力等尚不能与“南北两和(合)”相抗衡。虽然也有一定的消费惯性和地区影响力,但要形成规模化和品牌实力还须时日。因此,通过兼并重组的王致和集团在较长时间内将成为中国腐乳行业的“鸡群之鹤”。但“高处不胜寒”,从发展的角度和趋势看,王致和集团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和可操作战略非常重要和关键。日本味之素公司是国际上著名的调味品专业化生产公司,以味精等鲜味料生产最为著名。这次以大手笔和投入收购四家“淘大”进军酱油产业,显然是深思熟虑、出其不意之举。按照目前的国际酱油生产格局,此次专业化兼并重组完成后,日本味之素公司将与日本龟甲万公司和中国佛山的海天调味品公司在世界酱油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还只能是“两强争雄”。应该注意的是,这次日本味之素公司收购的四家淘大股份,是由法国著名的食品集团达能公司转让的,由此可见“专业化”兼并重组的特色十分明显,即有人“放弃”,有人“青睐”,“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日本的味滋康是日本最大的食醋生产公司,其收购“和田宽”在中国的企业和股份,目前专业化经营的思路尚不明朗。另外,在中国调味品行业,酱腌菜著名品牌的专业化整合也在酝酿之中;重庆涪陵的乌江榨菜集团和北京六必居稳坐第一、二把交椅,且都在调整产品结构和思路。原江苏的南方风味酱菜,目前只有恒顺的产销量比较稳定,其他品牌尚无形成品牌优势。“鸡精调味料”全国品牌的整合第一阶段已告完成,区域性品牌的整合尚不明朗。北方酱油生产与市场的兼并重组还在酝酿分化之中。
  二.全国食醋生产和市场仍属于品牌的发展期,国际化、专业化兼并重组的动向尚不明确,但孕育着新的机会和商机。如日本味滋康公司通过兼并重组,虽然控股了北京龙门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但要与国内几大食醋品牌形成竞争态势尚不明显,短时间内还难以与国内第一、二名的江苏恒顺和山西水塔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目前在中国的食醋市场上,除江苏的恒顺和山西水塔位居食醋行业第一、第二外,天津天立、四川保宁、北京龙门、河北珍极、上海宝鼎、青岛灯塔等区域性品牌各据一方,有望在今后几年内向全国扩展;另外,山西陈醋除水塔和东湖外,近几年新崛起的品牌如山西金元公司的紫林,山西来福公司的来福和益首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其他品牌均不具备竞争的先决条件和优势。因此,食醋行业的兼并重组估计在5年之后才会有新的分化,国际化、专业化兼并重组的动向尚不明朗。
  三、我国国内调味品行业的区域性品牌有进一步分化的趋势,现在的二、三线品牌要想成为全国品牌,尚需要通过“凤凰涅槃”而“浴火重生”。进入2006年后,国家和各个专业部门都在制定“十一五”规划,调味品行业很多著名的品牌公司也在制定和调整本公司的“十一五”经营规划及发展战略,而“专业化兼并和重组”将是重头戏。目前除国内外著名品牌的调整外,国内二、三线品牌呈现“暗流涌动”的态势,孕育着一场潜在的市场争夺战。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内部扩张的态势明显,如山东淄博的“巧媳妇“,通过扩大产能和贴牌生产,2005年的酱油产量已达3万吨以上,主要销区还只在山东省,且供不应求,2006年将再扩大1万吨生产能力;北京的“龙菲”公司,2006年将新增酱油生产能力2万吨,“老才臣”公司在腐乳发展的基础上已形成4万吨酱油、食醋生产能力,这两家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都在北京;浙江绍兴的至味公司依托“酱缸文化”战略,2006年将有3万吨母子传统酱油和“玫瑰米醋”生产能力入市。二是区域性扩张态势强劲,如湖南加加集团公司在经过八年时间进入“中国酱油十强”后,2006年在河南郑州将有10万吨酱油生产能力投产;北京王致和公司2006年在北京将新建投产酱油生产能力5万吨,力图“收复失地”,形成新的竞争态势;石家庄珍极公司除在河北省全面扩张、形成规模占据主要市场外,正伺机向西北等地延伸。三是目前的二、三线品牌有可能在三年之后开始向全国扩张,形成“互相渗透”的格局。
  四、我国调味品消费的两大领域,即餐饮业和家庭厨房的消费惯性依然很强,短期内难有大的改变,但在食品加工配料领域市场变化较大。虽然国外几大食品公司都在觊觎中国的调味品市场,但至少10—15年内国内市场还是国内品牌占据主导和优势。主要标志有四:一是一批经过改制后的全国品牌(包括国有、股份和私有)仍然在量上占绝对优势。如广东佛山的海天公司2005年酱油产量已达30万吨以上,今年高明40万吨生产能力已投产,另有30万吨生产能力正在筹建之中,预计5年之内超过日本“龟甲万”的酱油生产量已是指日可待,预计8-10年内其国内份额将占到20%强。另外,以李锦记、美味鲜(厨邦)、味事达、珠江桥、致美斋为主要阵营的南方品牌,短时间内虽有新的品牌与之竞争,但尚无强势品牌与之相抗衡。北方市场以北京、天津、河北和东北为轴心,将孕育着一场新的专业化兼并重组之势。二是随着酱油生产市场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一批二、三线品牌有望在五年之内脱颖而出。如青岛的灯塔、贵阳的味莼园、杭州的湖羊、哈尔滨的正阳河、山东的德馨斋、玉兔、巧媳妇、北京和田宽、上海的鼎丰、宁波的金钟和江苏的仙鹤等。如果这些二、三线品牌调整不力,将逃脱不了被兼并重组或淘汰出局的命运。三是各主要调味品品种大类具有不同形式的表现。酱油产业是目前调味品行业竞争最为充分也最为激烈的领域,每一次大的兼并重组活动无不从酱油产业开始。食醋产业目前的竞争格局不太明显,除江苏恒顺遥遥领先外,山西水塔应该还是山西醋业的鸡群之鹤,而在全国屈居第二。另外一些全国性销售的品牌,如天津天立、四川保宁、山西东湖、石家庄珍极、北京龙门、青岛灯塔、北京龙门和田宽、上海宝鼎等,都还是以区域性为主,目前尚未发现具有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看好的品牌。在食醋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山西陈醋依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中南和西南地区具有很强的消费惯性和潜在的消费群体。因而,在食醋行业也造就了山西的紫林、来福等新的品牌的崛起,其前景和发展潜力不可小视。腐乳行业,除南北两和(合)尚有一搏并形成较大规模外,其他品牌仍属区域性品牌,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因为市场容量和消费习惯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复合调味料产业由于其需要量大、批量小、品种多的特点,除太太乐、豪吉鸡精调味料尚无企业与之抗衡外,在鸡粉调味料、鸡汁调味料领域将会有一批企业和品牌脱颖而出。如广东的佳隆、百味佳、永益、山东凤祥和少数国际品牌将形成市场竞争的主力品牌。复合调味料领域的原料生产企业,会有一批适合生产需要的品牌在5-10年内发展壮大。如重庆昊元新上的5万吨动物蛋白复合调味料生产线和北京圣伦、鸿宝、博邦伟业等企业尚有广阔发展的余地;对于辣椒酱生产企业如老干妈、老干爹一类品牌,由于其产品的工业化程度低、产品档次低等原因,今后很多调味品企业会跟随遍地开花,但难有大的作为。四是生产工艺难有实质性的突破。预计未来10-15年内,我国的酱油生产仍然是以北方的“低盐固态工艺”和南方的“高盐稀态工艺”为主,或采用“原池浇淋”或“先固后稀”的发酵工艺。以日本的“高盐稀态工艺”生产的酱油则主要用于极少量的高档消费和个别食品加工,难以形成较大的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这是任何人为的因素都无法改变的。作一个不太乐观的预计,8-10年以后,这种高档酱油将有抬升的趋势,但国内市场占有量不会超过酱油总量的20-30%。另外,一些地方特色的传统“酱油”如上海的“梅林辣酱油”、重庆的“榨菜酱油”(非发酵调味品)也都有一定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但只在区域销售,有较强的消费惯性,这就是我国的调味品行业不同于其他食品行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对于食醋生产工艺来讲,目前日本、德国的食醋生产技术都高于我国,这也是我们一些大的食醋厂家向人家学习、引进设备的原因之一。但这两个国家生产的食醋产品短期内都难以满足我国消费者的要求。预计8-10年内,除饮料醋、保健醋市场有变化外,我国食醋消费的主体仍然是以山西为代表的陈醋、以镇江为代表的香醋和北方的米醋为主。食醋消费的地方特色非常明显。这是需要我们的企业家包括生产设备的企业家应予以充分注意的。
  五.两点启示: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调味品行业专业化兼并重组的现状,我认为有两点重要启示:
  1、对于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目前进入调味品行业要慎之又慎。目前资金、技术、人才和设备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要做好“目标”市场和“潜在”市场的论证。如果一切从头做起,要建立新的生产车间和品牌等,几乎无成功之可能。如果要上新的项目,首先要考虑的是五年之内能不能赔得起,能赔多少?然后才能考虑选择发展的路径。我个人认为,走专业化兼并重组之路不失为一条捷径。如果能赔得起五年左右时间,又能够与目前的二、三线品牌合作,则可能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否则别无他路。如山东鲁花的酱油、食醋是作为赠品随花生油一起出售的,现在不赚钱,主要是开拓市场,等得到消费者认可后再赚钱。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2、今年9月,中国调味品协会将在北京举办2006’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除举办展示、交易产品外,将举办一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学习、交流和合作洽谈的机会,并成立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专业委员会。此次博览会,将是我国国内调味品品牌和国际食品工业知名品牌产业融合、市场对接的极好机会,也为国内的二、三线品牌提供了“用武之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届时将有一系列行业信息和重大新闻在会议期间爆出,也有一系列专业化的兼并重组活动在此酝酿和进行,大家拭目以待。
 
 
200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