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减产或超预期,价格还将上涨
中国番茄酱行业已度过了2010 年二季度最低谷时期,价格上涨趋势已经明确,符合我们7 月行业报告的看涨预期。
超预期因素:中国番茄酱减产幅度可能超过40%,超出我们之前30%预期(也是市场最悲观预期),因此价格上涨也将超预期。据行业协会最新预计,2010/2011 年度新疆番茄酱产量约50 万吨,内蒙20 余万吨,全国总量约80 万吨,同比减产40%以上。基于此,我们预计本榨季中国番茄酱价格将超过900 美元/吨,将超出我们(更超过市场)的预期。减产超预期的原因在于:1.恶劣天气导致固形物含量下降22%。往年7 吨番茄产1 吨酱(36/38 浓度),2010年目前生产数据是9 吨产1 吨酱,下降约22%。因固形物含量下降,酱产量降幅将超过原料减产幅度。这也是支持番茄酱继续涨价的首要理由。
2.恶劣天气导致亩产下降约25-30%。正常年份平均亩产番茄4-6 吨,但2010 年已经收获的数据仅3-4 吨,下降25-30%左右。目前,行业协会进一步下调番茄产量预期至700 万吨(低于之前765 万吨水平),同比上季下降约33%。这是支持继续涨价的第二个理由。
3.番茄加工期可能缩短10-20 天。2009 年加工期从7 月下旬开始,至10 月中旬结束,长达70 天,而2010 年加工期从8 月5 日开始,已经推迟10 天,预计将在10 月1 日左右结束,因此加工时间可能将同比上年缩短了10-20 天。加工期缩短将直接导致产酱量减少。
投资标的:中粮屯河,新中基。投资亮点在于:存货惜售迎来“出头之日”。在我们7 月报告中已指出,目前中国约有40 万吨存酱,由中粮屯河和新中基控制,其他小厂基本无存货。具体来看,中粮屯河库存约25 万吨,因9 月酱价上涨较快,目前已经停止存酱报价,继续持酱待涨。这批酱成本约700 美元/吨(按2009 年360元/吨原料价格估算)。如果按850 美元/吨计算,将盈利150×25×6.78=2.54 亿元,增厚EPS 为0.25 元。新中基持有约15 万吨酱,假设50%用于直接销售,盈利增加约150×7.5×6.78=0.76 亿元,增厚EPS 为0.16 元。预计2010 年中粮屯河EPS 为0.31 元,新中基为0.10 元。
催化剂:(1)常年来看,10 月初新疆将出现霜冻低温天气,番茄不再生长。如果霜冻提前,番茄可能进一步减产。(2)将于10 月召开的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可能出台新疆振兴规划,扶持新疆农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可能出台,番茄酱行业将受益。
风险:关注成本上升。由于番茄亩产下降,现在新疆开始出现争抢原料现象,部分地区番茄原料价格由8 月初的350-380 元/吨,上升到9 月份的400-500 元/吨,按此估算,番茄酱生产成本将上升到770-800 美元/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