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强化铁酱油是改善我国国民铁缺乏的基本手段

     众所周知,营养不良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包括碘、铁、钙、维生素A等,在实施碘盐控制碘缺乏取得良好成效后,铁缺乏和贫血是我国目前最为普遍的营养缺乏问题之一。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我国的贫血平均患病率为20.1%,一些贫困地区的育龄妇女和儿童的贫血患病率甚至高达50%,目前全国约有两亿多人患贫血。铁缺乏和贫血影响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降低成人劳动生产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影响我国的人口素质。预防和控制缺铁性贫血将成为我国利国利民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如果贫血率能在10年内下降30%,将不仅使我国儿童的体质和智能发育得到充分保证; 而且劳动大军的潜能得以发挥, 据专家估计,由此得到的劳动能力的增长可能达到GDP的2.5%。

     由卫生部支持、全球营养改善联盟资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的“铁强化酱油预防和控制中国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项目,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各项目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中国调味品协会、铁强化酱油定点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在江苏省、贵州省、河北省、广东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北京市等7省开展了铁强化酱油的全面推动和生物学效果监测工作。铁强化酱油是非强制性推动的强化食品,宣传教育和社会营销决定着项目的市场化进程。在3年多项目推动工作中,各地项目工作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优势,与各地政府、宣传部门、连锁超市和食品商店、媒介等各界广泛合作,运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方式,向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普及铁缺乏和贫血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宣传铁强化酱油改善贫血的效果和常吃铁强化酱油的益处。这些地区60%以上的消费者知晓铁强化酱油,食用铁强化酱油的贫血高危人群已达到3000多万人;在这些人群中,贫血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30%以上。试点省的推动工作也对其他省份的铁强化酱油消费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项目对贫血控制和预防产生了明显的初期效果。铁强化酱油项目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卫生部提供了政策性决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