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南宁良庆镇万余吨辣椒滞销

    去年一公斤线椒4~7元,今年只有2元;去年高峰时一天装20车,今年一天只有七八车……5月11日上午,在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新兰村,虽然很多辣椒地里的辣椒已经长熟,但却很少看见摘椒农民的身影。受气候影响,新兰村的辣椒比往年晚了40天上市,跟北方多个辣椒产地的上市时间撞在了一起,导致北方来的收购商锐减,辣椒因此滞销。

    “收回成本就偷笑了”

    新兰村是南宁著名的辣椒种植地,当地的辣椒种植历史已有10多年,当地椒农都称已经很多年没有碰上这种情况了。

    “今年的辣椒能收回成本就偷笑了。”11日上午,正在辣椒地里采摘辣椒的新兰村村民陈子兰露出一丝苦笑。

    她家里今年种了3亩辣椒,线椒、泡椒、尖椒,3个品种中线椒目前的收购价最好,能到2元每公斤,而去年线椒每公斤收购价为4~7元,今年的收购价降幅为50%~70%。泡椒和尖椒也是如此,今年每公斤的收购价只有0.4~0.7元。

    陈子兰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辣椒,需投入种子、地膜、复合肥和农药,不算人工,成本也在800元左右。今年泡椒、尖椒亩产1500~2000公斤,而线椒的亩产量更少,按目前的收购价,一亩地产出的辣椒能卖七八百元。这意味着从去年11月份种植到如今采摘,椒农所付出的所有劳动都白搭。

    望着新兰村成片的辣椒地,长成的辣椒青翠,散发出阵阵清香,但没有多少椒农采摘。“卖不起价,都懒得摘了。”一位椒农苦涩地说。

    外省的采购量大幅减少

    新兰村自有蔬菜集散市场,往年辣椒上市时热闹非凡,运输辣椒的大货车有时甚至将进村的道路堵塞,然而今年盛况不再。

    新兰村辣椒协会的经纪人负责收购村民的辣椒。他们接到外省老板的订购电话后,根据对方要求的数量和品种进行收购,可今年他们接到的外省老板电话很少。

    陈家杨是经纪人之一,当天他正在新兰村的蔬菜集散市场,称量椒农拉过来的辣椒。“准备拉到桂林的蔬菜批发市场销售。”他说,当天他仅收购了一车25吨辣椒,由于运费上涨价格谈不拢,直到中午他还没联系好运输车辆。

    “像这种尖椒,收购价0.5~0.7元每公斤,拉到桂林得卖到1.2元每公斤才有点薄利,可那边压价压得厉害,再这样下去我也不敢收了。”陈家杨说,今年油价上涨后,运费也涨了不少,去年拉一车到桂林,运费2000~2200元,可今年一下涨到了3800元一车,还有装车、卸车的人工费用也涨了不少,到桂林还得支付每公斤0.1元的代卖费。“卖1.2元每公斤,我每公斤还能挣八九分钱,低于这个价就没法干了”。

    自从外省老板的订购电话少了后,陈家杨在积极地自谋出路。据介绍,往年新兰村的辣椒上市,湖南、贵州、四川、上海等各地老板纷纷电话预约,辣椒供不应求,新兰村还因此开设了一个辣椒节,可今年外省老板的电话少了,新兰村的辣椒销量锐减六成。陈家杨说:“去年上市时,这个集散地每天要发20车辣椒到外省,今年每天只有七八车,包括销往区内的。”

    “幸免于难”引发深思

    导致今年辣椒滞销的原因,良庆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春荣认为,主要还是由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气候偏冷,造成新兰村的辣椒成熟时间比往年晚了40多天,与北方辣椒上市时间撞在一起。

    刘春荣告诉记者,良庆镇今年有辣椒种植地6500亩,新兰村是主产地,按每亩产1.5~2吨计算,该镇今年约有1.2万吨辣椒产量。

    据介绍,气候原因不但导致新兰村辣椒上市时间推迟,每亩产量也削减过半,多种不利因素糅合,更让椒农们雪上加霜。

    看着乡亲们愁眉不展,新兰村村委主任陈学标心里当然不好受,但同时他也为自己能躲过这一劫感到幸运。

    原来,在去年11月辣椒种植季,陈学标也计划种植3亩地的辣椒,可11月底天冷下雨,无法犁地,就只好往后拖。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敏感地意识到气候的反常可能会导致辣椒上市时间推迟。

    “最终买好了秧苗也没下种,改种了花生。”陈学标庆幸地说。

    据了解,新兰村种植辣椒的历史悠长,很多农户十年如一日地种植。在新兰村的带动下,周边乡镇,如良庆区的那马、邕宁区的新江的农户也纷纷种植。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多数农户都没有关注过气候变化、种植面积等因素。

    新兰村辣椒协会的经纪人说,因为气候原因推迟辣椒上市,表面上看来似乎难以规避这种风险,但如果气象、农业部门能多针对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广大农户进行一些科普培训,时间长了,农户们或许能形成自觉规避风险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