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收购时代零售,重庆百货39.5亿元吃下新世纪百货,希望集团并购民升商贸,合肥百货对外大并购,新华都收购奇龙物流……零售业界白热化的并购浪潮背后,有分析称中国零售业已步入并购时代。
“国家政策一直支持、提倡零售业通过并购快速发展,打破区域分割,规模化经营,以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明说。
年初,国资委曾表示2010年中央企业数量会降到100家。据此,今年将有40余家中央企业整合重组。
清科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中国并购市场仍将保持相当活跃,数据显示,仅3月份,中国并购市场共发生并购案例42起,涉及金额8.63亿美元,其中零售业所属的传统行业居于首位,共发生21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5.43亿美元,占总案例数的50.0%和已披露并购总额的6..9%。
毕马威年初发布的年度《全球并购预测报告》称,2010年将是中国收购兼并市场蓬勃增长的一年。
“并购并非新近伊始,零售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企业一直趋于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状态,但金融危机无疑在其中有很大的推动力,促使企业力争通过并购手段做大做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吕一林并不认同“并购时代”的说法。
“现今时代,企业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搞好经营之外,并购是有效快速的发展途径。”姜明指出,“并购形成热潮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际同行压力驱使,另一方面是零售企业自身做大需求所驱动”。
去年底,韩国第一零售商乐天出价6.35亿美元收购时代零售,曾掀起“经济主权”争议,外国零售巨头在中国的跑马圈地引致诸多关注。“外资并购的确势头很猛,他们产业成熟,资金充足,对中国本土零售业造成很大压力。”对此,姜明不无忧心。
吕一林也很关注这一现状,“这对我们本土零售业冲击很大”,
但“应对之策还是得靠企业自身提升管理水平和实力,政府层面已经着力很多,不能再对企业保护下去了。”
尽管国外零售巨头来势汹汹,让国内零售企业穷于应付,但本土企业海外并购却不乏亮点,一向被视保守的苏宁摇身一变成为零售企业海外并购的新头雁。但在吕一林看来,苏宁收购香港镭射电器只是个案,大陆零售企业要真正“走出去”,在海外攻城拔寨尚待时日,“国内制造业强于流通业,制造业境况都不大理想,何况零售业。”
“关键是不要搞形式,一定要实事求是,做好人员衔接与资源整合,并购中失败的案例并不鲜见,”
并购对于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等提出了诸多考验,如何防范并购中出现的问题,姜明很是警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完善相关法律,切实保障工会职能,”针对此前某些企业并购中出现的“员工同工不同酬”现象,吕一林特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