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新型调味品为何难以走进百姓厨房

    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与国际市场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烹饪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过去从未有过的调味料和菜肴烹饪方法相继在我国一些酒店被采用,并从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迅速波及到全国各地,极大地拉动了酒店的业务量,繁荣了酒店菜品的花样。据一些酒店的大厨反映,这种新型调味料以及随之而来的新的烹饪方法,.不仅为老百姓的酒店消费增添了新的乐趣,也使厨房操作变得更加便捷和卫生。

    但与酒店形势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由上述时尚烹饪理念和技术衍生出来的家庭用新型调味品,却很难跨进老百姓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老百姓的封],致使这个价值不菲、包装精致且如日中天的“调味新星”在这块市场门前黯然失色,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在一些超市中,记者看到各种款式新颖、包装形式不同但功能大体一致的新型调味品,被陈列在货架的显著位置,名称从“大厨之宝”到“家庭名厨”以及“宴席高手”等等不一而足。据了解,这就是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调味品生产企业近年来借鉴国外餐饮市场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向国内消费者推行一种先进时尚的烹饪理念而研制的新产品。记者随便打开一款发现,这种调味品不同于我国传统烹饪使用的油盐酱醋等调料,而是寓其成分于其中,又加入了其他多种天然植物、包括各类蔬菜成分在内的调味料,其中按需求又分门别类制成具有猪肉类、鸡肉类、海鲜类和其他各种风味菜肴烹饪功能的调味料。

    按照上述产品的使用说明,其优越性是目前国内传统调味料所无法比拟的,即使对烹饪一窍不通的人,使用该产品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可口的菜肴。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引领时尚消费,简便烹饪程序,而且对中国家庭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调味品,竟然被很多家庭拒之门外。
  
    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新型调味品在节日里销量还是可以的,但平时很少下货。据分析,由于其精美的包装和不菲的价格,可能都被用于走亲访友相互馈赠。而当记者深入居民家庭进行有关这方面消费的调查时,情况却很不乐观。

  在大多数拥有上述新型调味品的家庭里,又有大多数是属于亲朋好友送的,除了大多数人不知如何使用,没把它及时用于家庭餐饮以外,还有人对其并不感兴趣,甚至将其束之高阁,使其高雅的包装连同新奇的功能白白付之有效期之外,最终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艺术品”。

    据有的居民反映,之所以出现上述不正常的现象,一来这种调味品本来就不是自己掏钱买的,浪费了不觉心疼;二来在中国家庭里,操持厨房事务的往往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人本来就保守,对新玩意儿历来难以接受,加上对自己多年掌握的“厨艺”难以割舍,就使得跟随其多年的油盐酱醋很难被替代。而记者在调查一对刚刚大学毕业组成家庭的年轻夫妇时,就看到了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的现象,单位过节发的这种新型调味甜不仅很快被消耗过半,而且他们还向记者打听其市场情况,表示要延续这种新颖方式,与传统的油盐酱醋彻底告别。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专门走访了生产这种新型调味品的几家企业,令记者奇怪的是,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并未受上述市场不正常现象的影响,反而供不应求。据这些企业的有关人员介绍,这种新型调味品的主要用户是全国各大酒店,而且最先接受这一烹饪理念并付诸实施的是南方城市的一些酒店,比如广州、深圳、上海等。推出家庭装的新型调味品则是最近两年的事情,同上述酒店情况一样,最先接受的还是南方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消费者,为此,他们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地都专门设有办事处,家庭装的新型调味品也像酒店一样供不应求。

    谈到新型调味品在本地市场上出现的窘境时,这些企业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心。但他们坚信,这应该还是落后的消费理念从中作祟,是暂时现象,只要宣传到位,转变观念,新型调味品进家庭是迟早的事。当然,研制新型调味技术和宣传时尚烹饪理念并非是与传统烹饪方式方法决裂,相反,是在其基础上开拓更宽更广的烹饪思。路,使我国的烹饪技术之花开得更加繁荣。

    记者在采访企业中也了解到,研制这些新型调味品,付出的成本比传统调味品要高得多。因为添加进的很多植物成分都是纯天然的,制取这些植物成分所应用的技术和设备都是相当昂贵的,有的甚至至今还在依赖国外先进设备。但从国内市场长远效果着眼,从消费者长久利益考虑,他们必须义无反顾地研制下去。记者也亲身体验到,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倡导和支持下,这些食品企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他们不仅要研制新产品,同时还要推广新理念、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