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调味品业的增长每年都在20%以上,酱油市场的增长则在10%以上1975年我国酱油产量不足100万吨,70年代末达175万吨,80年代末为200万吨,90年代末猛增到450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酱油的销量还会进一步增加,现在内地人均年消费量仅为3公斤多点,仅为其他习惯吃酱油的东方国家和地区消费量的30%--50%,2006年酱油产量达到500万吨左右,2007年仍然存在着相对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每年500万吨的消费市场自然会引来外资的关注。因此,近年中国酱油市场并购不断,外资对我国酱油企业并购浪潮愈演愈烈,国外的酱油巨头们开始疯狂圈地,许多国内酱油企业被尽数收编。本来全球酱油企业间的并购是正常的经济活动,只不过近年来外资酱油企业并购中国酱油企业日益加剧,且对中国民族酱油品牌的生存形成了威胁,于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外资并购能否带来中国民族酱油品牌的消失?在如火如荼的外资圈地运动中,谁来保护中国民族酱油品牌?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资本增长和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具有使企业资本快速增长、降低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优势。特别是跨国并购对我国酱油企业的发展产业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现在有利于打破国内酱油企业发展的资金、技术瓶颈,优化我国酱油产业结构,提高国内酱油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然而,在看到这些有利因素的同时,也应理智地看到弊端与风险所在。为什么许多原为大家所熟悉的国内名牌在被外资参股并购之后逐渐从市场上销声匿迹,难觅其踪;有的即使在市场上抛头露面,也是名存实亡,其状岌岌可危。透过表面看本质,不难得到答案。外资并购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要么外企在并购中方企业时会力争取得对企业的控股,然后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时往往做出对中方品牌不利的决策,如减少对中方品牌的投资和技术革新,压缩中方品产品的产量,对自己的品牌则全力支持。缺乏创新的中方品牌会渐渐失去生命力并最终陨落。要么外企控制中方企业销售渠道,利用被并购企业的营销网络和资源,推j出自己的酱油品牌产品,而将中方酱油品牌搁置一边,并逐步实现自有品牌地产化。这样,中国本土酱油品牌就会日益弱化,直至消失。要么全资收购并购企业,没有资本就没有了企业控制权和市场话语权,还谈什么我国民族酱油品牌的保护?面对更加激烈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外资的并购中保护我国的民族酱油品牌并积极参与国际间的反并购?
重新审视我国民族酱油工业的生存环境,及早制定并实施我国的反垄断法,维
护我国酱油产业安全
外资企业并购已给我国酱油市场竞争带来负面影响,它阻碍竞争并制造垄断势力。特别是同行业企业并购会导致特定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数量锐减,市场集中度提高,甚至出现少数跨国公司把持市场、垄断市场的局面,从而威胁到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但是,目前,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酱油产业的消极影响,尚未引起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酱油企业的足够重视。因此,重新审视我国民族酱油工业的生存环境,深刻认识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和产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民族酱油品牌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为此,我国政府要及早制订并实施我国的反垄断法,维护我国酱油产业安全,行业协会要制订我国酱油行业反购并的办法,这将是保护我国的民话酱油品牌的重要措施。
实施名牌战略,狠抓品牌“三度”建设,提升中国民族酱油的品牌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取决于品牌的形象,.而企业文化发展水平和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效率又从根本上决定了品牌形象。忠诚度是消费者对品牌重复购买度,是品牌三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三度中的最高层次。品牌的忠诚度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难培育的,是在品牌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基础上产生的。
2l世纪是品牌竞争的时代,谁没有世界级的品牌,谁就将面临着被外资参股并购和民族品牌消失的危险。目前,中国企业只有在全国市场占有25%的份额,才能称为中国具有稳定竞争地位的名牌。按这个标准,我国酱油企业在国内真正能称为具有稳定竞争地位的品牌还几乎没有,实施名牌战略是我国酱油工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反并购的迫切要求。
众所周知,酱油是一个品牌区域化非常明显的行业,全国酱油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但真正的全国性品牌几乎没有。有人调查,消费者认为最好的酱油品牌中,只有一个品牌的提及率略超过10%。酱油在整体上品牌集中度低,市场上还没有领导品牌,甚至强势品牌也没有。我国酱油品牌虽然多达几千个,但除了海天、致美斋、美味源、美味鲜、美极、李锦记等品牌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外,其他的区域性品牌只在是本省市的区域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较低。又由于我国酱油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水平和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度还不高,使得酱油品牌缺乏深厚的文化做支撑,因而品牌内涵显得较为单薄;过去中国湖南的龙牌酱油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由于当时还没有品牌意识,也没有市场拓展观念,最后竞慢慢衰落了,至今仍让人叹息不已。
中国有不少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但很多都没有最终成为全国性品牌,世界性的品牌更是少有,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那种仅仅依靠自身品质,守株待兔、坐等上门的销售观念,那种承继前人方法,以至忘记了创新的作风,在当今经济社会已经行为通了。国外品牌从经营方略、品牌理念、品质控制、营销管理仔仔细细研究了二三百年,而我们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市场竞争经验。
从资金实力上来讲,国内品牌无法与国外品牌相比,美国一个品牌要出头,广告投人约需l亿美元,而在中国,不到1/lO的价格就可办到,我们拼资金做大品牌是不行的。即使有企业重视了广告,但由于各种广告资源的诉求点不同,造成品牌个陡的多角化,主体形象不突出,缺乏个性;还有,在酱油质量同质化的今天,过分强调品牌的质量形象,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品牌形象差异。品牌形象的相对模糊,给消费者留下的品牌印象就不深刻,造成品牌美誉度还不是非常高,品牌的竞争优势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总之,我国酱油工业实施名牌战略之路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狠抓品牌“三度”建设,提升中国民族酱油的品牌力。
强身健体,与狼共舞,打造我国酱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1世纪企业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为什么在强大的竞争对手的猛烈攻击下,有不少酱油企业面对财大气粗的外资频频招手和诱惑,惊慌失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频频失利,节节败退,市场份额不断丢失,最终,投入外资的怀抱?
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解释上述为什么的最好答案。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没有给出这个定义之前,必须明确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因为,企业竞争力是构成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也是说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总和,即企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领市场、配置资源、获得利润并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而笔者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那么,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即是企业独有的、别的企业无法模仿和无法超越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包括三个方面即创新力、学习力和文化力。与狼共舞,首先自己要变成狼。所以民族酱油工业还要脚踏实地壮大自身。不论合资与否,快速提升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缩短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创造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竞争垅势是最重要。
比如广东海天、致美斋,“珠江桥”、“海天”、“李锦记”、“美味鲜”、“味事达”等企业都是在学习国际酱油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在组织执行力方面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来快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广东海天酱油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导人国际流行的CIS企业识别系统,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外包装,从标签到瓶子全部是专利,标签设计则一改全行业突出品名为主为突出海天品牌为主,包装瓶则采用一次性免洗专用瓶。当时实为一着险棋,回头来看,现在不仅酱油行业,各行各业都已重视到品牌的力量了。位居全国市场前几位的这些酱油无一不是是较早采用现代经营管理的企业,因此,市场发展也是相当稳健。多年来他们一直以某国际品牌为竞争目标,质量、现场等方面实行标杆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发展企业文化、实施品牌营销、加强营销渠道建设,成效非常明显,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如在瑞典,海天酱油的销量几乎垄断了整个国家的酱油市场,国际酱油市场的巨头黾甲万、雅玛莎也深感佩服,把海天作为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来研究。山西酿造业一位资深人士深有体会:如果合资有可能导致酱岱品的弱化甚至是最终被淘汰,这种合资是不可行的。
因此,强身健体,打造我国酱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我国民族酱油品牌管理创新能力,不让民族酱油品牌受损受伤而最后夭折的根本途径。
实施企业集团化战略,增强抵御外资并购和维护民族酱油品牌的能力
我国酱油工业企业规模存在着极不经济的问题,数量多,分布面广,但规模小,缺乏抵御外资并购和维护民族酱油品牌的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目前2000多家酱油企业大多数是“小、散、弱、差”的酱油企业。规模经济谈不上,许多的小企业是几千吨的产量,如此小而散、差又弱的经营格局,造成全国酱油业的年产量与国外大公司相比,微不足道。
与国外的酱油企业相比,我国的酱油企业充其量就像浅海中飘荡的一支支
“小舢板”。全国最大的酱油企业在广东佛山,海天调味食品公司,年产18万吨;上海最大的酱油厂规模一般在2万一3万吨;日本黾甲万年产40多万吨;雅玛莎年产12万吨。因为国内排名第一的海天酱油去年的总产量才18万吨左右,而日本黾甲万酱油的年产量就是40万吨,相当于近4个海天调味食品公司的年产量。面对洋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严峻挑战的现实,亟须加速我国大企业酱油集团的扶持和壮大,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目前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通过国内酱油企业的兼并、联合、收购等低成本扩张的手段形成几家和外资相抗衡的中国民族酱油企业集团,如果这个目标能尽快实现,就会大增强我国酱油业抵御外资并购和维护民族酱油品牌的能力。
现在,如果能够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在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整个区域乃至于全国的资源配置为出发点,逐步实现酱油工业的规模经济,组建大企业集团,形成强有力的联合舰队,那么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并购中就能处于有利地位,就能在并购中确保对我国民族酱油企业的控股权,保持民族酱油品牌独立使用权,实现我国由酱油大国变为酱油强国的目标,那么,我国民族酱油品牌就会永葆青春!我们的祖先把黄豆做成酱油,不仅开创了我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也蕴涵了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中国菜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只要我们努力,中国的酱油也必将在世界餐桌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