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从生产厂家北京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公司正在有计划地改变酱油的包装,原来大大的“宽”足足窄了一圈儿,并打上日本公司“味滋康”的标志。还了解到,由于原料成本上升两成多,不少酱油厂家正在酝酿涨价。
曾被誉为北京酱油第一品牌的“宽”牌酱油为许多老北京人所熟悉。记者昨天在京城一家超市内看到,目前在柜台上,原来的“大宽”酱油和“小宽”酱油同时销售,价格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据了解,2005年7月,日本最大的食醋生产厂家味滋康集团正式收购和田宽(香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和田宽是3家公司的控股公司,包括以生产和田宽品牌酱油和食醋为主的北京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龙门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虎王和田宽食品有限公司。但是在市场上,公司一直以“宽”牌酱油名义进行销售。“此次采用新包装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的生产方式有了一些变化。”味滋康公司商品总监肖艺这样解释变标的原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品牌专家坦言,此次宽牌酱油变“标”表面上看是产品的更新,实际上则反映了“洋品牌”对于本土品牌普遍存在的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这些洋品牌特别希望通过“本土化”的途径打入北京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又怕“本土化”过了头,最终丧失了他们的原有品牌和标志。因此,对于国内品牌,“洋品牌”总是抱着“孩子还是自家好”的警惕心态,此番宽牌商标“变脸”就是一例。
据悉,作为酱油原料,小麦价格比年初上涨了超过20%,大豆也已上涨了20%左右,虽然宽牌酱油已采取了多种方式争取在企业内部消化增加的成本,但是还能扛多久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