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产业化经营成就华龙集团

  华龙集团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产业化经营。华龙集团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可以概括为,“依托主业,上下延伸”。即依托方便面生产,带动向以原料供应为主的产业链上游和以产品分销为主的产业链下游双向拓展,形成相对完备的生产产业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同时民营怎样才能做大做强,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华龙集团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业化经营使华龙集团十几年来主业稳步发展,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成为很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做大做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

  方便面是华龙集团的支柱产业,是整个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和动力源。选择这样一个支柱产业,对于华龙集团具有战略意义。从华龙创立时的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食品消费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与此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在食品消费上产生了追求方便的趋势,各类加工食品需求旺盛,方便主食、速冻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半成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目前,华龙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12个制面分厂,均采用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线,其中包括四条从韩国引进的高档面生产线和四条非油炸方便面生产线,同时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本包装设备。12个制面粉厂分别生产14大系列70多种风味200多个规格的华龙牌系列方便面。公司推出的华龙面14大系列主要有今麦郎系列、小康家庭系列、已圆面系列、煮着吃系列、东三福系列、麦来福系列、甲一麦系列、华龙108系列、清真系列、大众新一代系列、双面块系列、六丁目系列、小孩系列、华龙小仔系列。12个制面分厂已形成年产80亿包方便面的生产能力。

  在方便面生产稳定上升的同时,集团实施了科学的产品多元化战略。

  生产面粉产品是其战略之一,面粉已成为华龙集团的第二大产业。目前,该集团拥有四大面粉公司,日处理小麦2400吨,并形成了年产70万吨面粉生产规模。生产设备均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瑞士布勒公司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工艺先进。“甲家”面粉成为全国首批公布的免检食品之一。

  该集团另一个战略则是建立华龙集团朗佳饼业有限公司。朗佳饼干系列产品以“中高档的品质,中低档的价格”的定位市场,陆续推出早餐饼、欣情薄片、散装饼干、香酥饼干、甜香奶饼等系列产品。目前,该集团已推出高中低档共20余种风味,40余种规格的产品,并计划陆续推出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朗佳饼业有限公司的成立,使集团在产品多元化的方向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稳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

  据华龙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集团的成功实践证明,涉农企业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产业化经营上。产业化经营是稳定涉农产业链上游环节的重要工具。增强涉农产业链上游农业环节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从而实现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可以使中下游各个环节的运营建立在可靠、有保障的基础之上。

  涉农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资源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自然资源赋存状况和分布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有着多方面重要影响。与国内其他省市比较,河北的耕地与气候条件排名第11位,农业生产具有相对优势。在这一方面,华龙集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华龙集团诞生地隆尧,是河北传统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华龙集团的生产原料直接取材于周边地区,在原料种植和精选上发挥了这种天然的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正是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才使得华龙产品的品质日益提升。

  华龙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华龙集团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农业股份公司、今野调味品有限公司和龙彩印有限公司。

  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华龙集团并不满足于利用当地资源,而是把精选上等原料作为确保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向农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提升原料产地的农业科技含量以实现优种小麦的保质增产。为了确保小麦原料的品质,华龙集团成立了农业股份公司。目前,该公司拥有优质麦繁种基地15000亩。并在山东、河南继续进行优质小麦品种的培育。由于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将科学技术引入田间,并严格按照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健康农业标准种植,大大降低了化肥及有害农药的投放量,使面粉质量得到提升,为后期食品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在产品质量上,各项检验指标均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标准,在从国家粮油检测中心到省、市等各级质量监督部门的所有抽测和检验中,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并于2000年顺利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依托主业 上下延伸

  华龙集团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产业化经营。华龙集团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可以概括为,“依托主业,上下延伸”。即依托方便面生产,带动向以原料供应为主的产业链上游和以产品分销为主的产业链下游双向拓展,形成相对完备的生产产业链。

  今野调味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6月,是一家从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并应由于生产的高科技公司,位于隆尧县华龙食品城,厂区面积2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20平方米。职工68人,技术人员7人,总资产3000万元,主要生产以骨类抽取物为主的纯天然调味料。公司设有研发部,由国内本行业顶级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进行鲜骨抽取物的产品研发;设有试验工厂,研发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研发力量雄厚,拥有国际水平的油、水、渣三相分离设备和国内先进的抽提、浓缩、喷雾干燥设备,年生产能力5000吨。

  骨类抽取物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和天然的口感已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得到广泛认可并在食品、餐饮行业迅速使用,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食品行业中,骨类抽取物的规模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作为通过出口产品卫生商检的企业,今野调味品有限公司坚持执行完善的卫生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力争产品质量居同行业之首。公司生产的天然肉骨抽提取物分为油脂、骨汤、肉酱、调味酱系列,共计4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日本、韩国以及巴西等南美洲国家。

  龙彩印有限公司位于隆尧华龙食品城,成立于2002年4月18日,是依托华龙集团、为华龙提供包装的包装行业后起之秀。公司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七色、八色高速凹版印刷机、挤出复合机、高速分切机、重卷机共7台,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软包装生产线,主要产品有塑料复合彩印包装膜(卷)等包装材料,月生产能力达到30000卷。

  拓展产业链的下游环节

  华龙集团高层领导表示,华龙集团对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开拓,促进了产业化和经营的视野向产业链终端转移,促进了产业链驱动模式的转变,即由食品生产加工“推式”驱动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销售驱动转变,进而向以消费者需要为原动力的“拉式”产业链管理转变。

  据介绍,华龙集团开拓产业链下游环节,主要采取三种方式。

  华龙集团开拓产业链下游环节的第一种方式,是采取液态扩展与转移的模式。即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向服务业扩展;以服务业拉动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由批发环节向零售环节甚至向最终端用户发展。

  因为注重市场营销和市场拓展。该集团结合市场现状和企业自身特点,现已形成营销公司、各分公司、市场专管员、县级业务代理员四级营销管理体制。通过实施“面广点密”的营销策略,集团营销网络已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华龙集团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需要科学、有序和规范的仓储物流体系为保障。目前,该集团配送网络延伸到30个省会城市和154个地级市。同时建立了自己的运输企业,拥有各种运输车1200余部,具有相当的运输能力。2001年运输能力近30万吨,总计约5万车次。2001年兴建的大型钢板仓储房,占地2万平方米。

  实施品牌战略是华龙集团的工作重点。据介绍,华龙较早导入了企业CI系统,不断加大在品牌建设上的投入,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坚持以品牌为灵魂,在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媒体、户外广告牌机等项、POP、墙体广告、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大众媒体上向消费者传达华龙的信息,逐步树立了鲜明的华龙形象。华龙产品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势下始终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一路攀升,呈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

  华龙集团开拓产业链下游环节的第二种方式,是采取与经销商结盟的模式。即加强与非产权联结的经销商或者各级分销商的联盟关系,借此进入商业分销乃至零售领域,实现对产业链终端的控制。华龙集团在创建之初,就确定了“大众面铺市场,中档面创效益,高档面树形象”的产品三部曲战略,积极实施“抓小求大”的营销策略,迅速使华龙的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现已拥有一批经销商1千名,二批经销商3万名;销售网点24万个。营销网络覆盖全国1918个县、308个地市、30个省、市、自治区。

  利用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的模式是第三种方式。即集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网下配送系统,实施对产业链下游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