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远播好评多
20世纪90年代,香港市场也出现乌石品牌的酱油产品。近年,“乌石酱油”以酱味鲜香、久储不霉成为调料中与众不同的上乘酱料。“乌石酱油”伴带的是“乌石猪手”,用其蘸“乌石酱油”就是一道远近闻名的陆川名菜;煮汤时,加点“乌石酱油”,汤味就特别鲜美;炒、煮、焖、蒸各种鱼、肉时,放些“乌石酱油”,味道就格外香醇。
目前,“乌石酱油”乘上玉博会这艘大船,驶向全国各地。作为本地特产,远销广东、海南、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地,商家对乌石的酱油好评如潮。
■群雄并起话利弊
陆川“乌石酱油”百年延续到如今,与众多土特产纷纷衰落的现象不同,表现出了不可多得的旺盛生命力。这得益于它有众多乌石人的参与。但众多的厂家各有各的制作方法带来口感上的品种繁多,质量更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既有注重品质的厂家,如早在几年前就取得国家QS食品认证的“万意”、“桂南”等,他们致力于继承传统工艺,推动“乌石酱油”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家庭作坊及厂家,生产良莠不齐的产品。
■打造名牌不是梦
当年玉林的“三黄鸡”、“木园鸡”养殖业,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混乱局面,但当“参皇”、“春茂”等品牌出现后,玉林的鸡业养殖才走出了新的模式,“公司+农户”的创新思维的运用,让他们迅速成为了玉林养殖业的旗舰。
“乌石酱油”要走出目前市场“诸侯割据”的局面,出路的关键何在?商业权威进言,如成立“乌石酱料协会”,并由协会出台统一的晒制工艺,建立标准的口感,设立产品质量监督机制等等,是“乌石酱油”品牌目前自我保护的当务之急。这在欧洲各国早有应验,人家的农产品、葡萄酒等类似的商品,正是通过成立各自的协会,对自身品牌与价值进行有效保护,并成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及调整生产结构的必需。此外,“乌石酱油”的品种单一,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很难想像,一个生产一种产品的品牌能走得多远。相邻的广东的“海天蚝油”就是一个好例子,在大众接受“海天”品牌后,“海天酱油”、“海天烧烤汁”等应运而生。
设想一下,当“乌石酱油”、“乌石黄豆酱”、“乌石蚝油”、“乌石烧烤汁”摆满我们的超市的那一天,我们的“乌石酱油”品牌才真正走出了家庭作坊式的运转模式走向了市场化。若有一天,我们在用白切鸡肉蘸上“乌石酱油”或“乌石豆酱”拌吃,那才是“乌石酱油”锦上添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