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发改委起草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咨询已接近尾声。近日从广东省盐业总公司获悉,酝酿了两年之久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而我国食盐专营政策将不会取消。
作为一名普通公众,当听到又一个垄断行业盐业进行体制改革时,着实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当看到酝酿两年之久的盐业体制改革,仍死守食盐专营这块“阵地”不放时,大家的心又马上凉了半截。
盐业专卖在中国已实行了50多年。不可否认,政府专营食盐制度,对充分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专营体制,早已不合适宜。尤其是各级盐业公司借食盐专营之名,行垄断经营之实,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成了各级盐业公司攫取巨额垄断利益的保护伞,严重损害了制盐、用盐企业乃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早在几年前,权威人士陈国卫就撰文呼吁,“食盐专营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他尖锐地指出,在国民经济中,盐业所占比重很小,又假以食盐专营、消除碘缺乏病的旗号,食盐体制问题不易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使得旧盐业体制长期未被触动而苟延残喘。陈国卫的话道出了目前盐业专营体制的深层次积弊。
要破解盐业体制难题,就应像人们千百次呼吁的那样打破食盐专营垄断。哪么,为何盐业改革抱着“独家经营”不放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既得利益者不肯放弃这块到嘴的“大肥肉”。就目前而言,围绕着盐业垄断,已经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利益集团,盐业体制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已经不是来自于人们的观念,而是来自于垄断者既得利益的阻遏。
说到底,只有彻底冲破垄断者既得利益集团的藩篱,真正允许社会企业进入,才能形成公开、公平的竞争格局。无论是盐业体制改革,还是殡葬管理变革,充分的市场化竞争,比“独家经营”,更能充分保障公众的切身利益不受恣意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