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现状
辣椒翻跟头 姜蒜小涨幅
超市:调味品价格波动不大
超市的调味品品种丰富,盐、醋、酱油、生粉、辣椒酱、味精、鸡精、香油、姜、蒜、花椒……样样齐全。昨日,记者来到缔宜佳超市,了解了各种调味品的价格情况。
老包装食盐价廉物美受青睐
记者看到,市民最常用的一斤装的精制碘盐价格为1.3元一包,在食盐货架,记者发现上市一段时间的新品种食盐,350克袋装的锌、硒强化盐1.6元,钙强化盐2元,低钠盐2.3元,150克瓶装的家常调味盐、蘑菇调味盐1.8元,川味调料盐2.8元。
据缔宜佳超市食品部经理冯玲介绍,食盐的价格一直没有变化,普通盐仍是市民消费的首选,新品种的食盐价格相对较高,购买的市民较少,仅受到部分很少在家做饭、注重生活质量的年轻人的青睐。
酱油、醋、姜、蒜价格微调
根据优劣,酱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等级,价格也因为等级的不同低则2元,高则6.9元。冯经理说:“今年4月,超市接到酱油生产厂家的调价函,因为原材料的上涨,酱油根据不同的等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比如,宜昌“溢美堂”三级酱油,调价前卖1.9元一瓶,现在卖2.3元。“海天”一品鲜特级酱油,调价前卖5.8元一瓶,现在卖6.9元,做特价才会优惠到5.8元。”
醋的价格从2元到10元不等,香妃醋、果醋、木瓜醋等相对陈醋、白醋而言,价格较高。4月,醋的价格每瓶上调了几角钱,比如水塔陈醋420毫升装,调价钱每瓶2.5元,现在2.9元。
香麻油、小磨麻油等随着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出现了上调,“回归宴”香麻油现在5.2元一瓶,去年10月左右调价前卖4.8元。
姜、蒜的价格也有变化,去年生姜每斤1.7元左右,过年时灌香肠等大量需要姜时,姜开始涨价,现在洗姜每斤2.5元。新大蒜每斤一块多钱,5、6月涨到2元多,现在的价格在1.5元左右。
辣椒皮和花椒价格连翻跟头
辣椒皮和花椒的价格在调味品中上涨幅度最大,冯经理告诉记者,辣椒皮以前卖3元一斤,春节时开始涨价,现在已达到15元一斤,今年3月,以辣椒皮为原料的辣椒酱随之涨价。
记者看到,老干爸、老干妈的价格多在4元多钱,添加了肉的,比如酱牛肉、鲜肉丝等价格在6.7元。冯经理说:“调价前,最便宜的仅2、3元钱,现在这个价格已经不见踪影了,每种品牌都大约上涨了5角钱左右。花椒现在每斤卖40多元钱,年前每斤只卖20多元。”
记者随后走访中百仓储、国贸超市了解到,除辣椒皮、花椒等价格变动较大外,味精、鸡精、胡椒粉、花椒粉、生粉、蒸菜粉等调味品的价格一直很稳定。
外地佐料“更有味”
30日上午,记者来到宜昌市最大的调料批发市场——陶珠市场,市场内正停着一辆满载辣椒皮的货车,车主和市场内的批发商正在忙着搬辣椒皮。司机告诉记者,辣椒皮是从四川运过来的。
记者找到了正在忙着批发大蒜的王女士,王女士是河南人,来宜昌做大蒜和姜的批发生意已经一年多了。她告诉记者,批发市场里的大蒜和姜大都来自山东。随后记者又来到一家批发辣椒皮、干花椒的商铺,据老板介绍,市场里的辣椒皮、花椒、辣椒粉都来自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各省。本地的调料少之又少。
调料价格稳中有升
批发大蒜和生姜的王女士介绍说,目前大蒜和生姜的批发价都是1元钱1斤。生姜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没有涨价;大蒜的批发价相对今年5月份来说1斤涨了0.2元。
辣椒皮的涨幅最大,去年下半年才卖4元左右一斤的辣椒皮现在已经涨到了10元一斤。干花椒去年年末的价格为25元一斤,今年上半年已经涨到了35元一斤。
调料大都流向城区餐馆
记者在陶珠市场的一家批发商铺了解到,一家商铺平均每天可批发出200斤左右的大蒜和200斤左右的生姜,而干辣椒和干花椒的批发量大概在30斤左右。这些调料一般都成批销往了城区的大小餐馆,也有买菜的市民前来购买,但是成交量不是很大。
商家反应
成本加大利变薄
零售商: 卖价变化不大利变薄
记者来到果园路菜市场,从事调味品零售生意的店主罗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从金东山市场进货,进货价格上涨,零售价格也会随之上调,辣椒皮、花椒、火锅料、酱油、醋、花生米等的进货价格不同程度地出现变化。
罗先生说:“酱油、醋一件(每件20或24瓶)进货价格上涨了2—3元,最高一件涨了5元,平均算起来一瓶涨1角钱到2角5分钱。大蒜5月左右卖2.5元一斤,新大蒜上市后开始降价,现在每斤卖1.4元一斤。还有花生米,去年卖2.5元一斤,今年涨到4元多,现在好的花生米价格都在5元钱,新花生大量上市了价格可能会有下调。”
“涨得最厉害的要数辣椒皮、花椒和火锅料,辣椒皮以前7、8元一斤,现在辣椒价格上涨,辣椒王都涨到了15元一斤;重庆火锅料、麻辣鱼等一件(每件40—50袋)涨了二、三十元,平均一袋涨了4角到7角5分钱;去年好的花椒卖24元一斤,差的12—15元一斤,现在好花椒零售30元一斤,便宜的18—20元一斤。”罗先生一一道来。
记者来到西陵后路菜市场金旺粮油店,发现店主曹女士的价格情况基本一致,“辣椒皮的涨价幅度最大,从5元一斤开始,进货价格不断上涨,10元一斤,13元一斤,直到现在15元一斤,价格太高货都不敢进了。酱油、醋进货一件涨了1—2元,但卖价没变,只是利润变薄了。”
餐馆:菜肴价格没有变化
调味品的价格略有调整,餐馆菜肴的价格是否因调味品的价格上调也随之提高了呢?记者从城区几家餐馆了解到,他们都没有因为调味品的价格调整而上涨各种菜肴的价格。
东山大道达鑫饭店的负责人罗女士说:“调味品的价格没有多大的变化,所以店里的菜肴价格也没有因为调味品的价格变化而变化。”
果园二路绿化饭店的负责人方先生说:“调味品的价格与食用油、猪肉等的价格上涨相比,变动较小,菜肴的价格没有受到调味品的影响;加之现在餐馆竞争激烈,已经白热化,我们不愿因价格上调而失去顾客,所以宁愿利润薄一些。”
单从调味品来说,生姜、大蒜、辣椒皮、酱油等食品的涨价并没有对本地的家常菜馆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外来的川味和湘味餐馆影响则较大。
中山路一家重庆餐馆的老板介绍说:“现在肉在涨,菜在涨,调味品也跟着在涨,调味品的涨价对别的餐馆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我们这样的川味餐馆来说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老板为记者举了个例子:煮肉片一般要用瘦肉三四两,价格为15元一盘,猪肉涨价之前一盘可以赚5元左右,现在猪肉价格上涨了,食用油和调料也有一定幅度的提价,而水煮肉片里放的调料又比较重,若仍卖15元一盘,只能赚2元左右。
市民声音
价格虽涨 但不影响生活
多位市民他们一致认为调味品价格变化对生活影响不大。赵阿姨经常逛超市,她说:“相对于菜价而言,调味品的变化不是很大,加上每次的用量不是很大,购买的频率较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没影响。”
张阿姨是位家庭主妇,她说:“调味品的价格涨幅不大,我们能接受。”
家住西陵一路的方女士说:“相对于大米、食用油、肉、蔬菜这些平时消耗较大的食品来说,生姜、大蒜、辣椒、花椒这些调料我们平时用得较少,所以调料涨一点价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并不是很大。当然不涨价是最好的。”
对于调味品的涨价,家住胜利四路的李女士说:“调味料平时买得不太多,除了酱油、醋和食盐以外,其他的像辣椒皮、干花椒还有一些卤料我们家都是按两称的,一斤涨几元钱一两也才多出几角,所以涨没涨价也就没太在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太大。”
正在陶珠市场选购辣椒皮的赵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的大蒜、生姜、辣椒皮、花椒等主打调味品一般都来自外地,新鲜的红辣椒还没有到大量上市的时候,花椒也是刚刚采摘。这里的货一般都是去年的陈货,加上现在菜价都在上涨,所以有些调味品涨价也很正常,等新鲜的调味品上市了价格也许就降下来了。”
市场走势
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
据宜昌调查队统计分析,受去年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调味食品涨价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市调料价格升降幅度保持在10%以内,总体保持平稳,只有辣椒的价格稳中有升。
今年1-6月,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调料的价格保持稳定,进入7月来,由于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蔬菜的价格波动较大,其中也影响到了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调料的价格。
从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及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下半年宜昌调料市场价格仍将保持平稳,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起伏。